第七章 第三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第三节
        伴随着我策划的中国通信行业巡礼系列报道的推出,中华信息报A2版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如果单纯只是做新闻的话,一个版面恐怕不够。可是,我们希望在这个版面上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广告客户的软文类报道或者是硬广告,因为这些文字内容可以带来经济收入。要满足这个要求,实在是有难度。我给普天、巨龙、大唐、中兴、华为五大民族通信工业巨头分别刊发了新闻报道,所能获得的只是这些公司宣传部门许诺的下一年度的广告投放。其他那些中小型通信企业的报道所获经济收益也并不多。在播种期,你无法希冀太多的收获。你得先让准客户们体验你的宣传效果。当然,这个效果并不是很好评测。软文报道与硬广告毕竟是有区别的。软文报道是一种隐性广告,犹抱琵琶半遮面,只能对企业品牌和产品起到侧面烘托和宣传的作用,不像硬广告那样赤裸裸的直接推销。

        即使如此,我的这些工作内容对于公司整体的业务推进仍然是有积极的推进和引领作用的。江经理有些坐不住了。毕竟,他的工资是我的好几倍,而他入职将近两个月来在客户获取方面并无建树。江经理时不时的跑到我们**,跟我交流。他说:“小张,我觉得你的那个通信行业巡礼的策划不错,挺有新意。我可以让广告业务部门的全体业务员都投入到这个策划项目里,协助你把这个策划方案搞得更有声势,内容更加丰富。”我说:“这当然更好了。之前小吴一直在跟我配合完成这个方案,如果广告业务部能加大人员投入力度,这个方案操作起来更容易了。既充实了报纸版面,又能收获些准客户。”

        小赵和小郝很快也加入了进来。小吴有些担心,私下对我说:“张哥,江经理看见我们的这个策划内容好,也跟着掺和进来。不是想窃取我们的劳动成果吧?”我笑笑说:“他只会为我们这个策划方案增加力量,怎么会窃取我们的劳动成果呢。你放心,你联系的客户属于咱俩共享资源。他们联系的客户是他们的。彼此不冲突。发稿时,我自然也会优先你的客户了,毕竟咱俩是利益共同体嘛。”小吴听我这么一说,就放心了,又继续在话筒跟前向电话那头的准客户们展示他的磁性声音魅力去了。

        张老师和我两个人负责写稿编辑。一般情况下,准客户们都会发给我们一份新闻通稿,或相关企业报道信息,由我们进行编辑处理。这个工作量不算大。每个企业都有写手,稿件质量也都还可以,不需要我们费大劲儿修改编辑。

        郑总和文主任对于我的工作表现越来越欣赏。一天,郑总把我叫到他办公室,说:“小张呀,前段时间说给你办个记者证呢,也好方便你外出进行采访工作。我看这两天就先给你办了吧。”听了郑总这话,我的心里不由得暗自激动起来,有了记者证,再去参加新闻发布会一类的活动就不会像上次跟小吴去赛加参加新品发布会时那么尴尬了。我赶紧向郑总道谢。

        经济信息报社的记者证是我自己去朝阳区百子湾报社总部办理的。郑总给那边办公室打了电话。我去了之后,有人接待,我递交了一些个人资料和申请表,记者证当时就办理了下来。拿到证的时候,我瞅着那个红本本总觉得不是很得劲儿。之前,我见过郑总的记者证,不是这样的。里面加盖的印章也不一样。郑总的那个证上面有新闻出版总署的钢印。我的这个记者证上只有经济信息报社的钢印。回去之后,我到郑总办公室向他汇报了办证情况,在表示感谢的同时,我弱弱的问了一句:“郑总,我看您的那个记者证怎么和我的这个不一样呢。”郑总笑了,“小张观察的挺仔细嘛。我的这个证是总署颁发的。这个证的办理和审批要求非常严格。你暂时还办不了。不过,报社内部颁发的记者证也是可以用的。反正一般人也不懂这个。”我明白了,我的这个记者证不能算作正规的记者证,充其量也就是个报社内部发放的工作证性质的东西。呵呵,细细一想,倒也是,如果像我这样连个文凭也没有,从业经验不过数月的农民工都能随便办理记者证,那这记者还不得烂大街呀。郑总看出我有点失落,又接着说:“这样吧,我再给你办理一个中华信息报社的记者证。这样你就成了双枪将了。”他的这个玩笑比喻开得比较符合我时下的境况。的确,我只能算作一个枪手,以写字为生的枪手,与正规记者相去甚远。呵呵,我不能和郑总比。他虽然实际文化程度可能还不如我,但是人家可是要什么证有什么证。党员证、**、记者证等等一应俱全。不得不佩服,郑总真是个能人呀。

        每当我心理失衡的时候,我就会反省自己,张红民,你不要有太多的妄想心!你不要横向同他人进行比较!每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禀赋和社会资源人际关系各不相同,无法进行比较。那样只会让自己心理失衡,产生怨气。你要纵向与不同阶段的自己进行比较,针对自己各个阶段的表现进行综合比较,看看你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这样,你才会不断提升、不断进步!相对于黄土城那个土坑里、田地间和木匠铺里的张红民,现在的张红民显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角色身份的改变,更是内心认知与思想层面的变化。眼下的这张记者证虽然只能等同于内部工作证,但是,他代表的是我这一阶段努力工作的价值。如果我没有在经济信息报上发表那些报道——尽管是软文,郑总即使想给我办这个证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我去经济信息报社办证时,办公室那个老主任就说过,以后这个证基本上要停办了,因为有的人拿这个证在外面招摇撞骗,影响了报社的声誉。也就是考虑到和郑总的合作关系,而且,我的确在报纸上发表了不少文章,才同意给我办理的。

        郑总平时大大咧咧,说话不是很有准头,基本上他的许诺都是以空头支票的形式呈现。这次,他很给力,跟我说完第二天,他便亲自去中华信息报社给我把记者证办理了下来。呵呵,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双枪将”。

        尽管这两个记者证实际上只能算作报社内部发放的工作证,却也无形中给我增加了一些自信。外出参加活动或采访时,把证件往出一亮,你认不认是一回事儿,毕竟我有证儿,而且还是两个证儿。我一下子搞到两个记者证,让小吴着实是羡慕不已。“张哥牛啊,这回真成了记者了!兄弟这回跟你出去再也不用担心受歧视了。”

        没过几天,我的记者证便派上了用场。周四下午,办公室小徐给我送过来一份传真。我一看,是通州一家名为港通投资集团的公司发来的新闻发布会邀请函。发布会的开始时间是明天上午10点。对于这家公司我脑子里并无印象。这家公司之所以给我发邀请函,极有可能是我参加其他活动时在现场发的名片起的作用。管他呢,去看一看。相对于编辑工作,我现在更喜欢外出参加活动,既能见世面,开眼界,又能结识一些人脉资源,万一他们当中的哪个人成为我的客户呢。

        我马上给港通集团发了参会回执,顺便把小吴的名字也写了上去。我俩既是同事,又是合作伙伴,参加任何活动都一起去。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小吴便乘坐公交车往通州方向出发了。从西局到通州要换乘好几路公交车,再加上早高峰的因素,我们到了新闻发布会现场时已经将近10点了。发布会在位于通州北关的一家酒店举行。这家酒店的多功能厅作为发布会现场,在大厅门口设有媒体签到处。我和小吴分别以中华信息报、经济信息报的记者身份签了到。负责签到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查验我们的记者证,这多少让我有些失望。呵呵,之前没有办证时,生怕人家查验证件。现在有了证,便又盼着人家来看。真是有伞盼下雨,无伞盼晴天的儿童心理呀。

        我从签到处领取的礼品袋里拿出了这家集团的简介。港通集团的企业规模还真不小,举行发布会的这家酒店就是该公司投资的产业之一。集团总部在香港,两年前总部奔着通州的投资环境和招商政策来这里投资数千万元,建成了这家酒店。我扫视了一下酒店的内部环境,很是高大上。我翻了翻礼品袋,里面共有三件礼品,分别是印有酒店LOGO的笔记本、制作精美的名片夹和一支企业订制版钢笔。照理说,里面应该有一份新闻通稿。然而,我找了半天并未找到。小吴更关心礼品袋里装了什么礼品。他偷偷对我说:“张哥,咱们这趟没白来呀。这几样东西都能用得上。”我倒也挺喜欢这三样礼品,不过,我还是在想,为什么袋子里面没有新闻通稿呢?

        10点到了,新闻发布会并未准时开始,还有记者陆续入场。可能是通州市里远了些,不少记者都来晚了。主办方显然是要等全部记者都到齐才开始举行新闻发布会。过了正点半个多小时,记者们到的差不多了。我环视了一下现场,估计最少也得有五六十家媒体。新闻发布会终于开始了。主持人是一位操着港普的中年女子,“欢迎大家不辞劳苦到这里来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些特殊,可能各位媒体朋友也都发现了,礼品袋里没有装新闻通稿。大家不要急,稍后,我们的李总会向大家说明这次发布会的具体内容。好的,现在有请李总讲话。”

        李总走到台前,审视了一下现场,开口说道:“亲爱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我系港通集团驻通州总代表,也是这家酒店的总经理。今天,我要向所有在场的媒体朋友们通报一件事情。”说到这里时,这位港商的情绪有些激动起来。他用手把地方支援中央的那一绺头发从光明顶一侧向另一侧盘了一下,义愤的说道:“我们这家酒店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深受顾客朋友们的好评。酒店入住率不断上升。然而,有些人嫉妒我们的业绩,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抹黑、骚扰……”还没等他讲完,会场门口乱了起来,我回头一看,有二十来个人冲了进来。李总的脸登时变得一片煞白。现场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一时手足无措。

        领头冲进发布会现场的是一个身材壮实的中年男子,看他的面相倒是有几分威严。他走到台前,就站在李总身侧,眼睛却并未看他,而是面向现场的记者们,跟他进来的其他人分列在会场两侧,看上去训练有素。中年男子双手做了一个下压的动作,对着话筒说道:“各位记者同志,大家不要慌。我们是GONGAN人员。今天这场发布会属于非法集会。请大家配合我们的工作,听我指挥。现场不许拍照,不许相互交流。请大家在现场便衣的带领下,到指定地方等待。我再次声明,任何人未经同意不得离开现场。”

        头一次经见这种场面,我的心里不免有点发慌。我和小吴对视了一眼,却不敢开口说话。便衣们开始行动起来。他们一个人招呼三五个记者带出会场。我和小吴以及其他向家媒体的记者也跟着一个便衣出了会场。我们被安排在酒店一个房间内。领着我们进来的那名便衣就在门口守着,不让我们出去。我最担心的是,他会不会查验我的记者证。万一查出来我的记者证不是新闻出版总署办法的正规记者证,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然而,我的担心却是多余的。他只是不让我们离开房间而已。跟我们一起进来的有一位是北京青年报的女记者。她质问那名看守我们的便衣:“你凭什么扣留我?我是北京青年报的记者。”说着,她从包里掏出记者证,在那名便衣眼前一晃。我快速的扫描了一眼,她的记者证跟郑总的那个证是一模一样的。正规记者就是有底气呀。像我这样的二把刀记者甚至连自己的身份都不敢亮出来。那名便衣却是不理她,头一扭,向别处看去。女记者的情绪愈发激动起来,“你们这是侵犯我的采访权。我要举报你们!”说着,她拿出一部手机来,准备拨打电话。那名便衣制止了她的举动,说道:“请你理解我的工作。我是在正常执行任务。如果你有什么意见的话,可以回去向你们报社领导反映。我们会与向你们领导说明情况的。”听他这样说,女记者收回了手机,说道:“好吧。我理解你的工作。但是我想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里?”便衣回答道:“我也得等通知。你先稍安勿躁。一会儿上头会通知的。”

        我们在房间里静静的等着。谁也不再说话。中午12点多了,上头还没有通知过来。我的肚子开始闹革命。早上走得急,连早点也没顾上吃,现在可不就饿了么。不止我饿了,房间里的人们都饿了。北京青年报的女记者显然也饿了。饥饿的人是愤怒的。她忍不住冲便衣喊道:“你说的上头通知。现在都到饭点儿了,还不通知,就让我们这样一直饿着吗?”便衣回答:“请你理解,我也饿着呢。咱再等一会通知吧。要不,你给报社打电话,让他们来人接你回去也可以。”女记者是个急性子,当真就拿出手机给报社打起电话来。然而,听她的通话内容,可能报社并不打算派人来接她,而是让她再等等。

        女记者的气场和作派,以及她的手机配置,让我很是羡慕。哎呀,我张红民啥时候能像人家一样呢?她可以和便衣正面杠,我却是不敢。呵呵,我怕他查看我的记者证。这个证在一般人面前好使,在GONGAN跟前就未必了。反正,我是不敢试。现在,我偶尔看到一些新闻报道,有人竟然拿着李鸿章签发的什么**特别通行证还有那些假军官证到处招摇撞骗,甚至当着GONGAN仍然理直气壮的声称自己的身份是真实的。这些人不是脑子进水,就是心理素质实在是太过强大了。我是干不了这种事儿。

        是的,我现在真的很饿,但我不敢像女记者那样质问便衣,甚至连话都不敢说,只是在心里默念着:“快点儿来通知吧。我快饿死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