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号—12号日记:《盛唐饬》:第六章:杨相:清算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月8号—12号日记:《盛唐饬》:第六章:杨相:清算节
        11月8号—12号日记:《盛唐饬》:第六章:杨相:第一节:清算:

        冬,十一月,李林甫薨。以杨国忠为右相,赐其相府邸,主政天下已。

        国忠强辩,轻躁,急进。自侍御史至为相登台执政,凡一身领四十馀使。——试看天下谁能敌。既为相,杨国忠则以天下为己任,裁决机务,果敢不疑;身居朝廷,攘袂扼腕,昂奋激越,凛凛然我行我素;公卿贵臣,国忠颐指气使之,朝野官吏,国忠声色俱厉也。——莫不为之震慑矣。同时,杨国忠大开方便之门——天下人等苦思冥想,到处奔走,可也是白费心思,徒劳无益也——李林甫太过无良,过多考虑自身之保护措施。——今日今时,杨国忠杨相慷慨大方,大公而以无私,无畏无惧壹壹予之天下苦心人。但凡尔等拥有这赤子之心,且小具才干,则杨相立马让你等菜汤变鸡汤。除此以外,别无他法。杨国忠要以势力保护自己的权利。

        天下人等奔走相告,闾里相望相闻之:“见之杨相,富贵立可图,迅不可言,妙不可言”。杨国忠要的就是这种立可图,迅不可言,妙不可言之实效;杨国忠要让天下人等在不断依附己身的过程里逐渐意识到所谓之权势莫过如此——所以然学得一身好本领,有得一身好才干,莫过于卖与杨家儿郎。

        鲜于仲通清楚杨国忠之意,于是乎于京师召集天下受益之选士举人为杨国忠作颂,鲜于仲通精选其中情真意切,文辞上佳之作经由中书省门下送呈陛下御批;陛下为之改定数字,仲通刻颂立碑于中书省门——毕竟杨氏当世伯乐之新气象着实应当是昭然中外矣——鲜于仲通用以金紫填涂之。就像安禄山清楚地知道杨国忠的底细,杨国忠的才干以及他杨国忠相信什么,正是因为如此,安禄山却真的不知道或无法知道登顶相位的杨国忠会做些什么——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安禄山想像的翅膀无法在这位杨国忠杨相的天地里飞翔得多远。——李林甫为相,对他安禄山一直是盯梢有加,安禄山一直在凶多吉少中——李林甫的凶,凶在指望着他安禄山战死于疆场——而安禄山之出生入死,屡战屡勇,这大半生以来好歹心里头多少有些底——觉着托底。——事实如此,铁血战功是可以从李林甫处换到些许吉利。如今之杨国忠杨相怀柔天下,慷慨大方,恰是柔情似水;——安禄山却真的感到有点怕——此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无声无息地把供奉在京师的庆宗儿给害了。——事发之际,身为中国大帅之安禄山该如何是好——或言何去何从之。山雨欲来风满楼,心之后怕有如远山,重重叠叠,而忽远忽近乎。

        死追李林甫之罪,赌死安禄山之反,这些都是天下人等想为而不敢为之,天下人心汲汲渴求而又苦苦不得之的大事情和大是非。——这里头的所谓天下人等和所谓的天下人心皆非最普遍最广大之黎民百姓也。——而在这里头的所谓大事情和大是非偏偏最直接地涉及到呢黎民百姓最普遍最广大之生存死亡。——已经无所谓富裕,已经无所谓富足不富足,已经无所谓富强不富强,但求人之生死存亡为最大,但求人之生为至贵也。——这般不可一世之盛世光景演变到这一步的第四个显著特点便是:纷纷然黎民百姓枉死。黎民百姓纷纷然死不瞑目也。——试问民不反,民不乱,民不叛,民不斗——奈何民到头来十室九空,蜂然枉死,又岂能死而瞑目之。敢问而这等所谓之天下人等当中有着多少人士是一年四季神色朦胧地看待着一切,随时随地地深挖沉默之坑;敢问而这等所谓之的天下人心里头又有多少人物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抱着一种病态官僚心理以成为呢最出色的窝里斗官僚分子。——呜呼哀哉,这般个官僚体制以体统是如此深重和惨烈地扭曲着所有的官僚。——而这也反衬出此般官僚体制体统对黎民百姓的疏虞与疏略。——也许它认为黎民百姓不足以扭曲之,区区愚弄之即可。——呜呼哀哉,于是乎天下的官僚都在进行着一场接一场之廉价的赌博——黎民百姓廉价。——将乱未乱之世最不人道的地方便是天底下黎民百姓之最普遍最广大的生存死亡——民变,是死。民不变,亦是死。于是乎,眼睁睁地等死;死到无以为继,再义军蜂起,天下大乱。

        就像杨国忠杨相看待安禄山,便是一筹码子。李林甫是个典型人物,是以一相独大独揽朝政之典型,可入史册;安禄山也是个典型,是边将坐大以拥兵自重之典型,亦可录入史册。——这是俩个老毒物,而都得靠他杨国忠这个毒中之毒来壹壹收拾之。——用的还是老偏门老偏方老办法——以毒攻毒,以毒制毒,以毒服毒——克服了这么俩个老毒物,也便就治好呢他杨国忠自己自身之毒。这般不可一世之盛世光景走到这一步之第叁个显著特点便是:天下间已然处处是毒,流毒天下,毒流天下,而良药处方又业已无处可寻,或者说早已无人问津矣——最普遍最广泛地缺乏耐心,耐性,耐力——可人之所以为人也许恰恰是性灵里最广泛最普遍之耐心,耐性,耐力也。良药正方已经无人问津,于是偏方偏门偏术自然泛滥天下矣。——美人得以速成,则天下小丑断绝,殊不知良药处方此时此刻往往紧紧把在小丑手中,可惜小丑生不如死,可叹小丑已绝迹,留下美人以及无数正在速成美人之人以埋葬掉这个盛世。

        今日今时之杨国忠杨相真个不一样矣,直截了当地派遣心腹得力之士至北疆范阳大帅府邸,与安禄山当面晓明利害;安禄山知其时间紧迫,也便就提出呢俩个条件且双方互换文书以为凭证之。安禄山的第一个条件是:史思明出任北平太守,兼龙卢军使。这样的任命在唐以来是首例,地方父母官——太守同时兼掌节度使帅府兵权——简而言之,安禄山之北疆将士可以随时名正言顺地开进北平,将士们由平津再度南下,不出十日,快马加鞭直抵东京洛阳,或可逐鹿中原。而朝廷中国之兵北上,则这般近在眼前的平津,便变成了北伐之第一关。史思明岂能不明进退之道,悉数以心腹番将相随赴任之。

        禄山的第二个条件是:南诏战事,朝廷不可调度北疆之兵。杨国忠杨相要打,则用自身中国之兵去打。——老话老态度维持不变。

        杨国忠杨相也及时得到呢自己急需的作料——治大奸如烹小鲜,进而以烹小鲜之术而治大国矣。——向安禄山投降的契丹之阿骨奇部族之左贤王阿骨碡押解至京师,阿骨碡向中国朝廷伏罪,阿骨碡以服罪之身向中书省举报之李林甫与阿骨奇约为父子。——杨国忠杨相震立当场,回过神来,调集三班快吏昼夜轮流提审,查讯。杨国忠杨相亲自按问林甫贤婿谏议大夫杨齐宣,果不出杨相所料,齐宣处确有李林甫勾结外贼之相关证据。——此案猝然发之,而杨国忠杨相亦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断之。——竟在李林甫还来不及下葬之前将其坐实——以上奏天子。这似乎也超出呢陛下和高大人之想像。

        宫廷使者亲临中书省传陛下旨意:削林甫官爵,子孙有官者除名,流岭南及黔中,但给足随身衣与粮食;自馀资产并没官府,但留居室以供安置;允剖李林甫棺,抉取含珠,但以金玉填之,更之以庶人小棺仍礼葬之。——陛下对林甫以及其家室之处置显得小心翼翼。

        君子之交坦荡荡,君子间的交往,坦荡荡也。小人之交常戚戚,小人之间的交往常在戚戚之中哉。

        因为脆弱,因为衰弱,因为软弱,陛下的戚戚之交继续如常。——因为杨国忠杨相搞反了,治大国如烹小鲜,才有如烹小鲜以治大奸;治理大国犹如烹调小鲜,是道以论之哉,是治理大国之道可取烹调小鲜之道也,岂能岂可以是治理大国之道取之烹调小鲜美之术哉,当然,用烹调小鲜美之法术是可以治大奸,但绝非能够治理大奸之,是治之而非治理之。治之一时,治理之一世。千秋万代,以百年为计,既然有呢法术之振作而一时之振兴,就必然有回到道德以维持中兴,进而真正复兴;该用法术时,苍生无怨不悔;该用道时,英灵无怨无悔。苍生可任,英灵可信。

        对个人之成功清算,同时间也便就整个之朝廷上下进行呢一次清洗。杨国忠基本实现呢一朝丞相一朝官之政治局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