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读书本意在元元 (7 / 9)
如果是朱厚炜,他的答案是能!而且没什么难度。
后世一些网络中涉及到虐心的技术没有不提到以上两条领先时代的技术的,铁模铸炮和内模水冷技术都泛滥了,反正这是思路问题,是神器!真的是这样么?朱厚炜肯定会嗤之以鼻。
铁模技术本身的硬件并不难搞,铸铁的或者铸钢的都可以,无非就是个承载容器,起到的作用除了固定炮模外,就是散热作用比较好。铁模的好处还有就是方便整合,不像泥模铸炮那样必须靠时间来等待阴干。
这些硬件明代完全可以实现。但是铁模的也有缺点。从金属铸造学和金相学的角度来看,铁模的散热太快,使得生铁液在冷却时存在过冷度较大的问题。
铁液中的渗碳体来不及析出(石墨化来不及进行)石墨就已经凝固,因此铁中的渗碳体主要以碳化铁的形式存在,也即是白口铁。
当然由于铁液在凝固过程中过冷度较大,因此表层的金属结晶微粒比较致密,身管较为光滑。
说实话,铁模铸炮的唯一好处就是加快了生产速率。。不用像泥模铸炮那样等待几个月的时间。
这点在清末龚振麟的铁模中显得尤为突出,但是铁模铸炮的产品白口化非常严重,由于冷却速度太快,虽然比较光滑,但是生成的几乎都是白口铁,导致脆性增大,火炮的性能下降。
为了增加抗拉强度只能用数量来堆砌质量,也就是增加壁厚来解决。据统计,在鸦片战争中大清兵工厂新铸造的火炮几乎都是白口铁!从金相学的角度分析这也是不无道理的。
铁模铸炮说起来都被后世某些网络作者捧到了一个无人企及的高度,是铸造行业的神器,其实这种技术并不是多么了不起,起码在汉代、两晋和宋代都有出土的用来铸造农具的铁范模具。。清末官员龚振麟不过是拿来铸炮而已。
说良心话,这种清末时代的技术和西方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兴起的新兴机械加工技术相比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那些说“我大清官员龚振麟的铸炮技术”比欧洲蛮夷领先几十年云云的,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满足自己的意淫心罢了。
欧洲在当时主要依靠的还是机械加工技术,以及后来的大型金属锻造技术加机械加工技术,后来欧洲各国无数的大口径舰炮都是这么制造的。十九世纪时,欧洲当时用的是蒸汽机鼓风(还未使用热鼓风技术),铁液的温度较高,所以生铁液中的硅含量也较高,硅石促进石墨化的重要元素。
并且用砂模铸造实心铁柱,砂模的透气性较好铁液表面不易产生气孔,而热传导系数又比铁模小的多,因此铁液有充分的时间从高温逐渐冷却进而析出石墨,这样形成优质的灰口铸铁。灰口铸铁的韧性要比白口铁好得多,而且石墨化的组织更便于金属切削加工。欧洲当时的造炮最高技术流程大概是这样的:首先用砂模铸造实心灰口铁柱,然后用超长钻头进行钻孔,之后车去外表面疏松区,然后进行扩孔、镗孔等工序。这才是真正的铸炮技术。
欧洲十九世纪的铸炮技术严格说来是机械加工技术为主,这与手工业时代的满清的主要技术铸造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概念。虽然外形都差不多,都是前装滑膛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