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 害怕的“华灯初下” (2 / 5)
(一)内心独白式的直抒胸臆
通过内心独白来表现的抒情是最为直接也最为酣畅的,不需要解注外界事物,而只忠于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且难以抑制地表现出来。在文中,像这样内心独白式的直接抒情占有重要地位,大量运用了内心独白的者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内心世界的秘密。在维特与读者之间,在维特与自己的灵魂之间,通过倾诉构建一座连接虚幻与真实的桥梁,方便作者更好地铺陈故事情节,同时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例如,下面这段内心独白:
“一种奇妙的欢愉充溢着我的整个灵魂,使它甜蜜得就像我所专心一意地享受着的那些春晨。这地方好似专为与我有同样心境的人创造的我在此独自享受着生的乐趣。我真幸福啊我完全沉湎在对宁静生活的感受中,结果我的艺术便荒废了。“
这段内心独白是维特刚来到-个新的城市时,面对当地自然环境所抒发的强烈的愉快心情。运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我们能直接深刻地体会到维特当时当地的心境,如同我们也切身感受到那份快乐。维特毫不掩饰地向读者传达了这种强烈之喜,我们在体会这份情感时,也开始对维特的性格有了大致了解。
又如,”绿蒂啊,但愿我能够享受到为你去死、为你牺牲的幸福!如果我能够重新给你带来安宁,带来生活的欢乐,我愿意勇敢地愉快地迎接死亡。“在这一段内心独白中,维特在对爱情和人生的绝望中,努力尝试去告诉读者,死之前他是勇敢而快乐的。进而表明,他对绿蒂的爱的深刻,并愿意为之奉献生命的决心。此时,维特的形象鲜活地映现在读者的心里,维特这份强烈的爱情也震撼着读者。
(二)“编者语”式的直接抒情在《维特》一文中,除了维特在日记和信件中内心独白式的直抒胸臆之外,在编者语中的直接抒情,也是《维特》中抒情者更好地了解故事发展,在文中穿插了编者语。在编者语中,除了大量对事件的直接描述外,其中也不乏编者的直接抒情。例如:
“郁闷和不快在维特的心灵中扎根越来越深了,互相交织也越来越紧了,渐渐占有他的全部身心。精神的和谐完全破坏了,内心的激愤和烦躁耗尽了他全部天赋的力量他变了,变成了忧愁的伴侣,常常郁郁不乐,常常显得不公道,也更加不幸了”
这段编者语的心理描写,可以明显感觉到一种抒情的意识。它其实是在直接抒发维特的“忧愁“和“郁郁不乐”、“激愤“和“烦躁“的情绪。这种情感是复杂而深刻的。编者用细腻的笔调向读者进行直接抒情,传达维特当时的心境,构成维特借助编者抒发自我情感的真实效果。我们不仅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维特内心的变化,而且可以看到这一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这种糟糕的心理状况让维特变得越来越悲伤、失落和绝望。
二间接抒情
在《维特》一文中,除了直接抒情之外,作者更多地采用地是间接抒情,情感虽然不能像直接抒情那样喷涌而出,但是情感在事与景中则更显生动和真实。
(一)寓情于事
寓情于事,是通过事物或事件的叙述来抒发情感。它不注重事物的本身,而侧重于通过事件所带来的情感状态。在文中,抒情的展开常常与事件的发展推动相联系、相融合。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穿插维特的心情变化和情感抒发。例如下面这段抒情文字:“这个可怕的、残酷的经历,猛地震动了他,使他的心完全乱了。霎时间,他像让人从自己悲哀抑郁和冷漠的沉思中拖了出来,突然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同情心所控制,因而产生了无论如何要挽救那个人的强烈欲望。
通过对维特的邻居一那位爱慕着寡妇的青年长工的死亡事件的描述,紧接着抒发情感,这就是典型的寄情于事的手法,通过事件真实深刻地揭露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个事件对维特的影响很大,他对于爱情、人生的想法开始感到怀疑并且逐渐崩塌,对之后维特自杀在情感上起到铺垫的作用。
又如,在编者语中说到:“他在实际生活中遭遇到的种种不快,在公使馆里的难堪,以及一切的屈辱,这时都统统在他心里上上下下翻腾来结果,他便任自己古怪的感情、思想以及无休止的渴慕的驱使,一个劲儿和那位温柔可爱的女子想周旋维特所遭遇到种种“不快“、“难堪”、“屈辱”都在前文的日记和书信中一一记录,最后这些事件集中起来,便带来了维特心里的“翻腾”。因为事件带来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使读者也能真实地感受到这份心境并且牵动着读者的心情。
(二)寓情于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