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缺铜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7章缺铜 (2 / 4)
        “电缆和电线不用担心。”李衡道。

        他明白俞大为其中的担心,略过配合方面的事情不提,只谈修路配套过程中急需的电缆和电线等器材。

        现在电力通讯的配套设施建设还比较简单。

        比如普通的电线和电话线,找个木头电线杆子架在高空就可以直接不断翻山而过,跨河而通,而木头是**地区最不缺的东西。

        东联国缺的是那些工业设备和产品,就连最简单的电话机、电报机甚至是电灯泡,产量都有限。

        唯一能自豪的是,这些都能自产了。

        开国大典中,所用的照明灯具,一大半都是东联国自产的。

        抗战期间,为了生产真空管,叶关就和李衡顺便建起了一个小规模灯泡厂。因为受到孔祥熙排挤,44年胡西园接到先锋军邀请时,欣然而来。此时有了美国空运设备,先锋军和胡西园双方合资在万象就建了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的灯泡厂,可日产灯泡一万只。厂名取了亚浦尔的亚,简单粗暴的打出了亚明的品牌。

        在接收了德国和日本的一些设备后,灯泡产量更能激增,只是抗战结束后,胡西园返回了华夏,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开拓华夏市场上。

        亚明灯泡厂加上先锋军新建的2个大型灯泡厂,和最早灯泡厂扩展出来的特种灯泡厂,四个厂现在的规模已经翻倍,逼近3万只。

        但这其中包含了各类大小灯泡,分摊在各处,很快就没了影子,连万象等大城市内的路灯都提供不全。产量再增加,短时间内还是急缺。

        电线电缆更是急缺。

        没有足够的铜,就算已经从德国和日本抢来了大量的电线电缆设备,也没法大规模供应。

        “南洋不是多铜吗,怎么缺口这么大?”俞大为一开始也很奇怪,在他的印象里,南洋民间多铜像,按理说应该不像华夏国内那么缺。

        经过仔细调查,他才发现,为了备战,先锋军的铜基本都化为子弹了,还有大量的铜元来稳定国内的金融市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