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7章缺铜 (3 / 4)
“先锋军竟然如此奢侈!”他来之前已经知道先锋军军工实力雄厚,却没想到规模竟然如此大。
抗战结束后的这半年,先锋军单单子弹就造
了2亿余发,在不少德国和日本设备就位后,若不是受限于铜和药等原料的不足,子弹生产量还会更多。
“46年我们的子弹产量至少要突破5亿发。”李衡的这句话,已经身居高位的俞大为也有所耳闻,委实吓了他一跳。
考虑到北方华夏的压力,先锋军的南塔兵工厂已经基本都迁移,现在已经形成了万象、曼德勒、清迈、呵叻四大军工生产基地,河内和吉隆坡因为太靠近沿海,缺乏战略纵深,军工规模要小一些,只是考虑到运输不便,才设置了作坊式的子弹生产线。
这6处,应该说主要是四处军工基地,竟然仅仅子弹生产就突破5亿?
他负责兵工署,对华夏在抗战时期的子弹生产数量最为清楚,先锋军半年的产量已经抵上华夏一年爆产能的产量了。先锋军爆起产能来,那5亿发已经是他曾经绞尽脑汁也无法做到的。据说,先锋军还外购了至少5亿发子弹。
德日投降后,为了防止德日暴乱,盟军对他们的武器弹药进行了大量的销毁。比废品还廉价的弹药,先锋军采购了不少。
据说单单各类子弹,就在德国采购了差不多
2亿发。日本那边穷一点,有些子弹质量也差,和先锋军主力部队的弹药不大通用,只是用于训练和建设兵团等使用,就这还采购了六千余万发子弹。毕竟这是美国人打算要倾倒进大海的垃圾,塞点贿赂就能大量的运回来的廉价货,不要白不要。
美国人处理的弹药也是廉价。为其他国家生产的7.92毫米子弹根本没用,抗战一结束,华夏的老蒋那边对采购这个规格的子弹兴趣也有限,更关注美制的7.62毫米标准弹药。结果又廉价打包和9毫米子弹一起给了先锋军2亿多发,甚至生产线都处理了一部分。
黄铜都以民用的名义卖给了先锋军上千吨。这也补上了英法抗议,致使德国弹药不能大量售卖给先锋军的部分缺口。但却填不满先锋军用铜量的巨大缺口。
铜需求不止子弹,炮弹也要用。海军用铜也是不小,不说各类管道和线路,仅仅那个螺旋桨就得用铜合金成吨成吨的砸进去。
“别指望那些铜像,那些铜像已经跟那些教徒们交换被带走了。”有知情人告知了俞大为不用再打民间那些铜像的主意了。作为当初和缓那些教徒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