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两个熟人 (2 / 4)
锡矿、铅锌矿、盐矿也是先锋军勘探的重点。
除了矿产勘探外,还有交通勘探。
“我们的根据地大了,可交通联系越来越不方便。只有交通方便了,联系才方便,才容易机动灵活的发挥出我们军队的最大优势。”赵易从很早就强调过交通问题,现在更是把交通列为根据地发展的重点。
根据地三面皆敌,军队数量有限,就需要快速调动,可根据地现在的交通情况是一团糟。
老挝一直没有铁路,在后世李衡他们建造的高铁前,只有泰国在老挝的一段3.5公里的过境铁路。正规的公路后世也没几条,现在更不用说,此时雨季更是糟糕的难以通行。最可靠的反倒是水运了,
不过因为湄公河上一段段的险滩和瀑布,水运通道无法全线通航,若是指望水运一段段倒过来,仅仅速度一项就把什么优势都磨灭了。
赵易往返万象和琅勃拉邦,只能靠L-5联络机,李衡也经常需要往返琅勃拉邦和南塔,叶关更是到处乱飞,指望飞机不安全不说,还特别费油。
驼峰航线运量减少,芳县石油还没有开采出来,不多的油料只能用于应急。
“我们现在急需打通南塔到琅勃拉邦再到万象的便捷交通。”在攻克万象前,赵易就考虑交通的问题了,“我们也只能指望水运和公路。”
空运没油,铁路没钢,还是水运和公路的困难更容易解决。
从芒新到会晒,战前已经疏通了一部分,解决了不少后勤难题,但延伸到万象,长度多了好几倍,各地水文环境不同,难度更是增加了十几倍。
“建设水坝调整航道来不及,我们只能炸掉那些险滩中的部分礁石,争取从芒新段到班孟段一路通航。”李衡也早对湄公河航运做了简单的调查,“南塔通过南塔河进入湄公河转运就可以,不过,从班孟到万象一段,属于边界,即便我们疏通了河道,也
没法保证安全通行。”
“先疏通,边界安全很快我们就会解决。水运只要畅通了,哪怕只通行十几吨的小船,也能沟通南北,提供大便利。”赵易心中更青睐水运,消耗少运载量大,若是疏通好了能让百吨的货船来往,就已经是一条黄金通道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