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两个熟人 (3 / 4)
“需要的炸-药数量可能很大,我们提供不了那么多的数量。需要从国内买,或者加大生产量。”李衡摆出其中的难题道,“还有人员,在水中作业,可得需要专业人员。”
“炸药我们需要加大生产量,利于以后的军工产量提升。至于水下作业人员,找老叶,老叶对潜水在行,我们也需要挑选人员,组建一支蛙人队伍了。”赵易的这番话让未来鼎鼎大名的蛟龙特种兵成立了。
“要修建公路,还得需要炸-药,水泥不足,砂石却需要足够,否则雨季多雨天气,什么路都是一路泥泞。还得需要架桥,石桥也好,木桥也好,一路沟沟坎坎,要过大小河流,耗资都少不了。”李衡提起公路也是一大堆难题,“我大致算了算,我们尽量走后世的线路,连接南塔、琅勃拉邦、万象的公路
,需要七百公里。人力不足,又没有工程机械,造价提高,初步预算每公里需要5000大洋,这还是借助了原有大路的部分路基。”
350万大洋,先锋军掏得起,关键是人员的不足。当初滇缅公路可是发动了20万民众来修路,那路面上的弹石可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一点点的敲碎的。
另外赵易的公路计划可不止这一条公路,至少还需要一条连接南塔和会晒,甚至到清莱的通道。连接川圹地区的道路也得提前修了,还有靠近越南的桑怒省,没有水运连接,只能依靠公路运输。
“加大移民力度,就算不打算移民的,我们也可以吸纳国内劳工,先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能扩大我们的影响。总有人喜欢我们这里,会留下来的。”赵易决定放大移民数量,有了人才会有一切,“还得需要充分利用机械的力量,没有油料,那就用煤炭,用蒸汽机。国内老旧机器不少,可以充分利用一下。”
国内有足够的人手可以替代机器,降低成本,先锋军这里却需要机器来替代宝贵的人力资源。
“我有这个打算,矿场也得需要加大机械投
入,烧煤炭的蒸汽机总比全靠人力效率高一些。”李衡应道,“我已经设计修改了一款大约18马力的锅驼机,烧煤也可以烧柴,能充分利用这里丰富的林木资源。”
在战争一结束,新的战俘就已经开始修路了。一边维修原来的大路,一边勘探更合适的公路路线。
带头勘探的工程师林文英跟先锋军很有缘分。
前世李衡上学时曾经听说过他的事,虽然不是大牛,也是精英一类,死得有些惋惜。
在当初准备野人山之行前,李衡不由递过去了一封信函。当时远隔千山万水,他无力去改变,只能通过一封信扇动一下蝴蝶翅膀。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说了在林文英出事的某县附近有个铁矿,改变一点他的行程。只要有改变就比原来情况强。谁知还真扇动了林文英原来的人生轨迹,虽然还是西北翻了车,但却没有死去,而只是残了一条胳膊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