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两个熟人 (1 / 4)
余青松跟着李衡继续留在南塔新城,等待各路专家上门。
琅南塔作为先锋军之前的中心,由于华人集中,人员越来越多,不断扩大城区面积。赵易特意另建了新城。
此时的南塔城因为地势较低,经常受到洪涝灾害困扰,在越战时期遭到大规模破坏后,才在7公里外的高地上另建了一个琅南塔城,属于先锋军的核心地盘。
先锋军的部分军工就在新城,单薄的科研力量也部分设置在新城。
之所以是部分,还是担心日本人的空中轰炸,其他部分都散布在周边的山谷丛林中。随着先锋军地盘向外开拓,也有部分逐渐迁移向新开辟的地盘上。也同样因为先锋军地盘外扩,使得日本人的轰炸在后方减少,南塔又逐渐集中了部分新组建的部门。这里毕竟靠近国内,不少国内来的专家更愿意待在南塔。
余青松待着的几天里,就见到了两个熟人。
一个是谢家荣。
身上兼着国内职务的谢家荣只是跟先锋军合作。
不过闲谈中,说起了在万象周围探矿的事情,还是激动不已:“我们根据李将军提供的情报,已经发现了一处大煤矿。”
李衡用一个煤矿就把谢家荣钓来了,他却还没有提供铁矿的资料。
新发现的万象周围的博昌煤矿不过数千万吨的储量,只要储量保密,挖一点半点的小煤矿对日本的吸引力并不算大。川圹附近的铁矿却是数亿吨的高矿石品位,难保消息泄露后引来日本人的贪婪。反正后世李衡就去参观过那座铁矿,知道准确地点。也已经秘密采集了部分矿石样品送去国内让人分析和设计冶金方案。
“冯淮西也来了。”谢家荣还提到了冯景兰,这个时代的学者是精英交易,人数并不多,拐着弯就能认识人,“他一直在研究西南三省的铜矿,李将军请他来研究一下上寮的铜矿。据李将军的提供的消息,川圹附近有铜矿。”
先锋军现在只在芒赛开了两个铜矿,产量太
低,李衡也没办法,没有机械化设备,人手又不足,老挝储量丰富的铜矿都在南方,只能在川圹先再开一个矿,等到人手上来了多点开采。
其实现在先锋军的地盘上,探勘的不止这两位。李衡答应了提供给常隆庆再次勘探攀枝花的资金扶持,他也跑来跟先锋军合作,带着助手殷学忠在万荣附近勘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