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法会 (3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9章 法会 (3 / 6)
        因为佛教的占用大量资源又不从事生产,所以每次佛教兴盛都会有很多缺和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生产力下降,而消耗反而增加。

        所以每次佛教的兴盛都会对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毁灭性。

        华夏佛教的发展基于寺庙和广大僧众和信徒,寺庙的建设需要大量土地,大量僧人需要社会供养,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强大国家有能力在经济支持佛教的无限发展。

        因为佛教的兴盛的背后就会对发展和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矛盾,历史上就曾因此而产生多次灭佛运动,佛教就会开始进入衰亡。

        在场的和尚与道士经过了一番辩论,相持不下,谁都服不了谁。

        紧接着,葛洪又出来与佛图澄展开辩论。

        “圣僧,葛洪这厢有礼了。”葛洪向着佛图澄行了一礼。

        佛图澄回礼道:“阿弥陀佛。”

        “无量尊!”

        佛图澄宣了一记佛号,葛洪便回以一记道号。

        佛图澄首先道:“贫僧认为,道称教者,实乃荒谬。凡立教之法先须有主。道家既无的主,云何得称道教?”

        佛图澄认为道教不存在教主,认为道教不能称为教。

        葛洪当然不能认怂:“圣僧何以我道教无教主?便只道周孔对谈。周孔二人只是传教人。不得自称教主。何以故?教是三皇五帝之教。教主即是三皇五帝。”

        葛洪首先从儒教下手,把儒家的根源进一步提前,讲周公旦与孔子皆不是教主,只是传经人,真正的教主是三皇五帝,所以人家的教派能够作为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