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人之为人——人之谦卑 (1 / 2)
人之为人——人之谦卑,谦虚的人,人人觉得可爱,自大的人,人人觉得厌恶。其实,并非这样,一切都不是格式化,都是省略了一个背景。
人人都不可称自己谦卑,谦卑是有条件的,要有谦卑的资格。
前几日,一位同学因上周与其他班的一位同学发生争执,导致打架,他拿来一份检讨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接过检讨粗略一看,皱起了眉头。该同学叫吴大笔,这名字是他后来改的。他原来叫吴大河。“大”字是班辈,是他们这一代在家族起名时共用的字,一般用在名字的中间,不能随意改动。名字的第三个字是随意的。“河”字是他父亲给他起的,与“大”字连在一起,表示一个人要有墨水,有修养。他的父亲识得几个字,而生活中又觉得识的字远远不够用。他因为念的书少,错过了几次难得人生机会,使人生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大河”,看来是有深意的,是对儿子的一种激励,也是自己对儿子的期待。
从吴大河到吴大笔,也是有来历的。记得上初一时,一次上作文课,语文老师事先没有告诉同学们,他随着上课的铃声走进了教室,说道:“今天是作文课,临场作文,下课交卷。”语文老师随即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作文题目——我最为愉快的二三事。
这次作文批改下,语文老师当场表扬了吴大河,把他的临场作文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了一遍,同学们个个觉得自愧不如,从此对吴大河另眼相看。吴大河从此更加自信,每每作文,放得开,灵感滔滔,再加上他每次对所写文章都要认真润色。他写作时有一个习惯,看着作文的题目,一声不响,专注地思考二三十分钟,然后动笔,写作速度极快,一气呵成。隔日拿出稿子开始修改,并不急于上交,再隔一日,对稿子做一次修改。这是他作文的特点,初一时他的文章在班里有了点名气,初二时,他因为文章写得好,在校园里有了点名气。
同学们都知道了吴大河的作文写得好,知道他叫吴大河,但不叫他吴大河,称他为吴大笔。这个名字响当当的,听起来不怪,寓意又深刻、正面。他欣然接受,别人呼他吴大笔,他也自称吴大笔。后来,他直接将吴大河改为吴大笔了。
他到了高中,这是刚刚步入新学校的第一学期,新的环境他还没有调整过来,就已经打架了。班主任还不知道他姓驴姓马?是来自哪方的六头猕猴?
吴大笔文章写得好,是同龄人中的大手笔,但是几个字歪歪扭扭,难看得不得了,这也是班主任为什么频频皱眉的原因。
班主任脸色显得很不好看。
“看看你写得几个字,小学生写得都比你强。”
“我的字写的实在不好看。”吴大笔虽然这般说,但似乎底气还是足的,大概也因为自己的文章受到以前老师们经常的夸奖的原因吧!
这位班主任是一位语文老师,是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的高材生,他现已四十多岁,文笔很好,博古通今,极为好学,在书法方面是全才,真草隶篆,样样精通。他治学极为严谨,该草书时草书,该正楷时正楷。他批改作文,一字一格,工工整整,都是楷书。他批阅练习册,一般是行书,字大小不一,是根据所批练习册的空白处或大或小进行批阅。他搞书法展时,信手拈来,不拘一格,或是“蛟龙出海”,或是“骤雨旋风”,或是“万马奔腾”,或是“寒猿饮水”。各个不同,都有章法,又是超越章法。
班主任并没有再答理吴大笔,他继续翻着检讨,从第一页看到第三页,有返回来看第一页的中间部分。在这期间,他憋了吴大笔一眼。吴大笔捕捉到了这一信息,脸“唰”地一下涨红了,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班主任从第一页中间部分又翻到了第二页,对第二页只是扫了一眼,又翻到了第三页,眼神落在了最后一段。
班主任看完了检讨书,顺手放在办公桌上,眼睛看着窗外,看了很久,似乎并不在意窗外的景致,或许是在回味着什么。接着,他收回了里眼神,又看了吴大笔一眼,显得极为深沉。
“吴大笔,你的文章写的不错!是有点墨水的。”班主任不冷不热对着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次,吴大笔认真得听着,什么话也没敢说,但心里热乎乎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