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 清朝民国交替误解(上) (3 / 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卷 清朝民国交替误解(上) (3 / 12)
        我认为,维新派与保守派的矛盾绝不是要不要封建制度的问题,在维护封建制度这方面,他们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他们的矛盾是国家认同观念的矛盾,是保大清还是保中国的问题。在维新派眼里,两者是可以协调的,维新派甚至从来没有过要废除满蒙特权的想法。但是在保守派看来,两者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以,维新派被毫不留情的镇压了。在列数他们罪状时,就把他们的矛盾公开了:维新派的最重要的罪恶是保中国不保大清。在他们眼里,大清利益与中国利益是有矛盾的,作为大清的利益守护人,他们要维护的是大清的利益。

        维新派被镇压后,清政府公开的执行卖中国以保大清的政策,此时的清政权已经成了**在中国的征税人,中国人民的血汗通过清政府源源不断的流入xifa

        g人的口袋,中国百姓水深火热。

        但是满蒙特权的生活并没有收到影响,由于白银外流,银价上涨,清的兵饷以白银支付,市场流通的主要是铜钱,由于白银涨价,八旗兵勇的实际生活水平并没有降低。所以这个时期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了,根本原因就在于慈禧为首的统治基团执行了卖中国保大清的国策。他们对于国家认同的立场又回到了入关以前。

        正是从这个立场上看,你才能理解慈禧太后那几句有名的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请注意,她从来没有说过量大清物力结与国欢心之类的话)。宁赠友邦不与家奴(中国人都是她家的奴才)。

        其他的上层人物也有类似的言论,如中国兴,大清亡。汉人强,满人灭,把清与中国对立起来。从大清的立场上看,她们自然是ai国者,可是从中国的立场上看,这样的人就是卖国贼。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悲剧就在于他们所要竭力维护的这个国家政权实际上已经不是中国利益的守护者,而是中国利益的出卖者。这是他们的局限。但是清统治者的这种国家认同的错误,引起的后果是严重的,中国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汉族精英们经历过维新失败后,逐渐的看透了清政权的本质,他们所要求的,已经不是改良了,而是要打到这个出卖中国利益的大清政权,要发动革命了。

        本来大清是有机会挽救自身命运的,日本不就是通过维新,维权运动,不仅真正统一了国家,还增强了国力了吗?且日本皇室也一直保留下来了。但是,满清的错误的国家认同,使得国家的主体民族逐渐觉醒,对这个政权离心离德,为了自身的利益奋起革命,待到满清意识到这个问题(如同意立宪等措施),历史已经不再给她机会了,在人民声势浩大的讨伐中,这个**的同路人政权一夜间轰然倒塌。

        满清把大清敌对中国的国策的遗du是很深的。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对清皇室和八旗继续优惠(直到冯玉祥发动政变后才终止),简单的宣布五族共和,但是没有解决流行在满蒙民族中的国家认同问题,这为后来的国家分裂埋下隐患。

        历史的长河中,封建势力复辟是常见的,但是脱离原来的国家是很少的。9。18后满清的遗老遗少们在日本侵华势力的支撑下,一个统治中国260年的王朝,一个读汉文,说汉话的王室,竟然公开的**,建立伪满政权,脱离中国之外,自绝于中国,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看看溥仪先生的书就明白了,此时他们奉日本人为祖先。

        同样是伪政权,汪精卫在这一点上比他们要好:汪精卫的政府叫**政府,汪精卫以及大小卖国贼从来没有否认自己是中国人!蒙古的duli原因很多,但是缺乏对中国的认同是最重要的原因吧。

        二:而从制度上的八旗制来说。

        八旗制度是满洲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满洲人运用此军事组织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录。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八旗制度呢?早先女真人打猎的时候,十个人一个小组,每人一支箭,其中有一个人拿大箭,满语叫牛录。这十个人得有一个组长,组长满语叫额真,就是主,所以这个十人长就叫做牛录额真。大家一块围猎,努尔哈赤兴起之后,他有一个军队,军队组织怎么办呢?它就借用了女真人打猎的时候这个牛录组织,加以改造,加以扩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