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 清朝民国交替误解(上) (2 / 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卷 清朝民国交替误解(上) (2 / 12)
        连他的儿子都看不下去,乾隆上台后立刻列为禁书。想想不可笑吗?一个在中国出生,长大,读儒家学说,做中国皇帝的人,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中国人?!其实在满清上层中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这位皇帝只是公开说主来而已,但是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入关80年,繁衍3代后,他们仍然把这里当成客栈,而不是自己的家!

        此后,尽管满清统治者一方面公开宣传满汉俱为一体,天下臣民俱为一家,另一方面大兴**进行思想控制,高度集权统治,这种集权程度和**实施程度之大,时间之长在历代封建王朝中绝无仅有。但是这个时期的清的统治者,虽然在面对满汉矛盾时把大清与中国区分,但在对外关系上还是自觉的站在中国的利益上,如乾隆皇帝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对付分裂分子就敢于斗争,曾经发动十次战争:大小金川战役,两次对准葛尔的战争。平定回部,平定台湾天地会。征缅甸,征安南。廓尔格战役,其实惟有平定西北的战役是他亲自指挥,但也显示了他的武略。更显示了他作为中国的皇帝,尽到了对子民的,对国家,对历史的义务。

        乾隆以后,随着承平日久,作为立国之本的八旗子弟日益懒惰,腐朽,逐渐丧失了作战能力,对外不能抵抗xifa

        g列强侵略,对内不能镇压人民反抗,但是每年消耗了大量的国家财政,已经逐渐退化为国家的寄生虫。长期缺乏对国家义务感,自然就缺少对国家认同感,而且出于维护这种特权地位的本能,在面临内外危机时,面对国家利益与大清利益实际是满蒙特权利益,大清被他们绑架了自然站在大清的立场上,在国家认同上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第三阶段:保大清,出卖中国。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清的角度讲,有三条路:保大清同时保中国。舍大清保中国。舍中国保大清。清的统治者到底选择那一条呢?

        战争从道光皇帝那里开始,割地赔款的结果让他很没有面子,这时他还是自觉的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看问题的,但是一旦当有人提醒他林则徐在广州招募水勇不得不防,大清的国策又开始起作用了,所谓防民(防汉民)甚于防寇(洋人),所以对外可以妥协,对内坚决防范。客观说,与xifa

        g列强的斗争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直到2次鸦片战争时候,清的统治者面对外来侵略还是敢于斗争的,还是愿意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维护国家利益的,他们希望能够保大清同时保中国。

        事情到了太平天国后起了根本变化,太平天国运动直接以打倒满清为目标,而且声势浩大,依靠所谓八旗,绿营根本就不能镇压下去,清的当权者不得不一方面依靠汉族地主组织军队进行镇压,另一方面与xifa

        g列强相勾结(当然要以出卖中国权益作为交换),这是清与外来势力勾结的开始。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以后,清的统治者应该认识到,消耗国家巨额白银维持的八旗,绿营已经不能作为国家的常备军了,他们已经成为寄生阶级,是舍弃特权阶层还是改编湘军,淮军?是舍弃国策进行改良还是继续祖宗律法继续维护满蒙特权?说到底是舍大清保中国还是舍中国保大清?

        清的统治者从内外战争的结果,为了维护满蒙特权,得出一个结论:舍中国保大清。清的统治者与xifa

        g列强的关系经历了从一开始的斗争,到逐渐勾结,到完全变成**的代理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样伴随着清统治者在国家认同上从大清等同中国,到大清优先于中国,再到出卖中国以保大清的认知转变。清的统治者很清楚,凭借中国人民的抵抗(如天平天国,义和团等),xifa

        g列强灭亡不了大清,但是汉族人民的觉醒和反抗却能推翻清的统治。所以他们把自己的立场站在了大清的身上,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并非所有的清的高层都是如此想法,把大清等同中国的人也有,前者以慈禧太后为代表,后者以光绪皇帝为代表。

        与此同时,汉族精英们的国家认同转换却没有同步完成。在他们眼里,大清即是中国,中国既是大清,所以维护大清就是维护中国。出于几千年的文化,出于对国家的热ai,所以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大清,挽救中国。洋务运动和变法运动,就是在国家认同观念上持大清等同中国的汉族知识精英在他们主子如光绪皇帝的带领下,进行的一场挽救中国的远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