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 清朝民国交替误解(上) (1 / 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卷 清朝民国交替误解(上) (1 / 12)
        第七章:清朝与民国的交替

        我们再来看看清朝与民国的交替。

        一:从统治阶层对中国国家认同感上来说。

        何谓国家认同感?尽管学者有各种说法,但是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生于斯,长于斯,效忠于斯。也就是生活在某一相对区域的人出于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而形成的共识,具体表现为统治者对子民的责任和子民对国家政权的效忠。下面来分析满清统治者的国家认同问题。

        第一阶段:由敌视到逐渐认同。

        满清本来是明朝的臣民(如有异议请看历史不想为此辩论),后来另立门户,并且在打败前来征讨的明朝的军队后发展成为一个duli的政权,在入关前和当时的明朝是敌对的关系,自然谈不上对明朝的子民的责任问题,明的子民自然也不会把后金当成真命天子。1644年,随着李自成的失败满清入关,在征服中国本部后就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国家认同问题。

        是继续把大清和中国区分还是和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一样用大清代表中国?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应该选择后者,但是很不幸,当时大清的高层,主要是以皇太极,多尔衮为主的实力派,出于对本族人口,政治,文化方面的不自信,选择了后者,制定了影响整个清朝的国策:对于关内中国本部,能守则守之,不能守则退回东北,一句话,他们没有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出于这样的目的,清朝实行满汉大防(满汉不准通婚,分开居住),民族隔离(不准汉人随意迁移,特别是严厉控制汉人移民东北,由此而造成后来大量领土丢失),民族歧视(旗人生来不事劳作,由国家供养,犯法由单独部门管辖)的国策就找到原因了。

        中国人民不是傻瓜,所以清初的国策,特别是剃发易服激起了人民激烈的抵抗,尽管清统治者使用屠城的办法暂时镇压下去,但是汉族精英阶层在这个时期选择的是抵抗,不合作的态度,这样是没有办法达到长治久安的。

        康熙皇帝是个聪明人,部分接受了儒家思想,开始以全中国利益守护人面目出现,即所谓朕即国家,满汉一体。所以在他当政时,在不改变根本国策的大前提下,从实际行动上开始维护中国的国家权益,如平三番,收台湾,讨伐回疆,抵抗沙俄,同时对内实行仁政,如重视科举,盛世添丁永不加赋的政策。

        所有这些都极大促进了中国的国力发展,改变了汉族精英对清政权的看法,由敌视到妥协到效忠(建议看看顾炎武,hua

        g宗羲等人对子弟,学生等人入清为官态度的转变),标志者汉族人民对这个外来政权逐渐认同。这是整个清王朝时期最为开明的时期,国家蒸蒸日上。从这个立场上说,康熙皇帝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聪明的政治家。

        第二阶段:在大清和中国之间摇摆不定。

        康熙皇帝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满清的国策,也不能代表所有的满蒙上层。所以,对于对中国的国家认同,满清的统治者始终徘徊在大清与中国之间,这个过程从康熙时代一直持续到太平天国运动。雍正皇帝是康熙的儿子,他对国家的认同显然就和康熙不一样,不知怎么回事,历史上关于他不好听说法在他还在位时就开始了。为此,他大兴**,同时又亲自写了一部说明书,叫做大义觉迷录,说什么朕非中国人,讲什么华夷之辨,还要全体臣民深刻理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