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续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续1
        蔡家的书信很快就送到了单老爷的手里,单老爷拿着信思量半晌。蔡家的书信无非都是些对单家的溢美之词和向单家表达道歉的真挚之情,这倒也没有什么,但最让单老爷为难的是,请托单老爷说情,让张家的张老大和二子放过蔡家一马,并诉说了自己一个多月以来,被张家这两个小兔崽子敲诈、勒索、威胁的痛不欲生的切肤之痛,不单单是经济上银两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折磨。

        单老爷经过一番琢磨,决定还是要帮一帮蔡家,毕竟是这蔡家女儿起初看上单家公子,仰慕单家公子,愿意嫁入单家,就是对单家的肯定和认可,还有什么比以身相许更无私的了呢!后来,尽管蔡家有些小人之举,但也可理解,毕竟是人家蔡家人伤心吗,何况当时人家也不知道实情呢,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可问题是如何帮助呢,这张家能给我面子吗。

        张家在湖北孝感三张村时,就是远近有名的耍耍巴巴人家,虽说武艺也不是很精通,但三脚猫两脚狗的把戏还是有的,至于文化则是丝毫不通,几百年来,三张村已经形成了弱肉强食、恃强凌弱的习性,张家的人都有那种逮着蛤蟆攥出尿的毛病。想到这些,一向是足智多谋的单老爷也举棋不定,如何办,如何办呢?从哪里下手呢?

        单老爷眼前一亮,忽然想到了张三奶奶,这张三奶奶可是有故事的人。张三奶奶本来是武昌码头上的大家闺秀,建文年间,家道败落,落入风尘之所,后又被土匪掠进深山当了压寨夫人,在一次明朝的军队进山剿匪时,土匪被政府军打得四处溃逃,张三奶奶在逃跑中由于慌不择路坠入悬崖,等醒过来后,已经满身是伤,四周见不到一个人,好在腿脚还能动弹,自己就顺着小溪,吃着野果子,走了三天三夜才出了大山,再后来,讨饭讨到三张庄,嫁给了小张家。在张家中,这张三奶奶算是最明事理的。

        监视蔡家的事,尽管是张老大的正差,本来和二子没有什么关系,但张老大还算是憨厚,所以,在对付蔡家这件事上,几乎所有的坏主意都是二子出的,只要把二子摆平了这事也就成了,二子这小子虽然还算不上什么好东西,但这个小崽子还是孝顺的,尤其是对张三奶奶那是惟命是从,据说,那年二子得了重病,快没有命了,是张三奶奶自己跑到庙里,求神仙许愿,从自己的寿命中,匀出二十年的给了二子,大仙也受到了感动,要不还是还给二子正常人的寿命吧,张三奶奶爱子心切,其心可表,二十年的寿命也还是留给自己吧。

        单老爷命夫人请过张三奶奶,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张三奶奶说了,单老夫人也在一旁帮腔。

        “单老爷,你客气了,自从您来咱们三姓庄,给我们帮了多少忙啊,你说的话,我们都听,以后我们还指望您呢!我说话对别人不一定灵,可二子这个小兔崽子我说话他听,你放心吧!你受累代我给他写一封信吧。”张三奶奶十分有把握的说到。

        单老爷写完信,念给张三奶奶听,张三奶奶连声说好,并取过毛笔在信的末尾空白处,画上了只有张三奶奶和二子才能看明白的记号,这个记号是张三奶奶和二子约定好了的,二子知道,有这个记号的东西,都是娘亲自让办的事,是不能含糊的,有这个记号的东西绝对不是冒充的,据说,张三奶奶和二子约定的记号随着日子不同会变化的,别人是无法破解的。

        蔡家和张家哥俩终于收到了单老爷的回信,蔡家如愿以偿,但蔡家还算是厚道人家,也并没有过河拆桥,又是拿出一些银两答谢张家哥俩,至此书信风波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大明朝的皇上,从朱重八开始为了防止政变和稳固统治,用尽了兔死狗烹、以夷制夷等各种奸计,都是疑心重重,几乎个个心术不正,可以说就是亲爹都信不过。宣德年后到景泰年前,维护皇上统治,直接受命于皇上的特务组织,不但有锦衣卫,还有东厂,而这两个主要的特务组织之间还相互监视和斗争,争风吃醋,邀功请赏,用尽人间恶毒伎俩,受害的军士和兵卒不计其数。

        张老大和二子都死了,死在了天顺三年,死在了锦衣卫和东厂的一场械斗中。据收尸的太监说,张老大死的时候嘴里还含着东厂军卒的半个耳朵,二子的脑袋只剩下了半个。朝廷为了表彰特务们的忠心,英宗赏赐了张老大和二子布绢各两匹,免其家人三年田租。最为让人贻笑大方的是,这个混蛋皇上不但赏赐了锦衣卫的人,而且也赏赐了东厂的人,名其为忠心可嘉。张老大和二子的尸首,走官道由官车护送回静海三姓庄。

        自从上次蔡家请托单老爷把张老大和二子在京城讹诈之事了了之后,张三奶奶就有了不好的预感,自己心里总是在打鼓,可又不能说出来,她是天天替儿子捏把汗,总怕二子出点什么事,长期的紧张和揪心,张三奶奶最后还是风瘫了,不能下地了,家务活是干不了,好在头脑还不傻,什么还都明白,有时对大儿子说:“我入祖坟陪你爹是应该的,可这叫什么事啊,坟里没有男人不说,还要三个女人埋葬在一起,我死了以后还是感觉有点别扭,这个埋法啊,怕是我们张家以后要锅里吃锅里拉了,可也没有别的办法啊!”张三奶奶躺在炕上总是浮想联翩,甚至是胡思乱想。张三奶奶这个有点缺心眼的大儿子还不知道锅里吃锅里拉是什么意思,也没有多想什么。

        张老大和二子的死信很快传到了静海的三姓庄,两人的尸首也很快到了三姓庄,受了皇上赏赐的张家在县衙的安排下,把丧事当成了喜事办,办的是风风光光,可人们哪里知道,此时的张三奶奶是悲痛欲绝,伤心透顶了,那受得了那样的打击。终于,在和尚的念经声中,在道士的锣鼓镲钹声中,张三奶奶没有了喘息,离开了那个让人留恋,又让人憎恨的人间,把自己永远的留在了离家千里的三姓庄的土地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