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误区与潮流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40.误区与潮流 (2 / 4)
        于是乎,无糖食品渐渐进入很多没有糖尿病,但却渴望身体更加健康的顾客的眼中。

        其实直到周方远重生前,无糖食品都还不能和健康划等号。虽然在食品的包装上印着醒目的“低糖”和“无糖”字样,但它们又不可能完全脱离糖分。纵然糖的含量很低,但如果无节制地大量摄入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无糖食品中的甜味剂本身不含有热量,无法为身体提供能量,我们在摄入后反而会促进大脑对甜食的奖赏机制,因此仍然会感到饥饿,很可能将继续进食,以补充所需能量。甜味剂的甜度远高于真正的糖,摄入后大脑接收到强烈的刺激信号,在没有进食糖分的时候,却命令身体分泌出对应的激素,易导致人体的激素发生紊乱。

        另外在心理行为上,我们越是认为它“健康”“没有热量”“无糖”,喝下饮料吃下零食的时候就越没有负罪感,以至于会吃下比平时更多的食物。

        面对“无糖食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不能一味的“迷信”,反而更应该认真参考成分表、热量表:有些无糖食品可能含有葡萄糖或者其它一些糖类,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可能并不低。在选购的时候要看该产品是用何种甜味剂代替了有关糖类,绝不能盲目地过多食用。

        就像上面所说,无糖食品,并不等于是真正的无糖。

        按照欧洲国家的通用概念,无糖食品指的是不能含有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糖浆等糖类。但为了口感问题,同时含有糖的替代物,即添加了不升高血糖的甜味剂,如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

        糖是碳水化合物的别名,一切含有碳水化合物的物质都可称为糖类。所谓的无糖食物只是在加工时没有直接添加糖,不代表产品中完全不含有糖。比如无糖蛋糕是面粉做的,面粉本质上就是碳水化合物,经过消化吸收后还是会分解成葡萄糖。无糖饼干,它可能没有加白砂糖,也没有加甜味剂,口感上很淡,但由于饼干的原料是面粉,就可以升高血糖。无糖汤圆也是如此,虽然没有添加蔗糖,但是汤圆含有淀粉,摄入后还是会引起血糖升高。

        市面上很多的“无糖食品”通常是精制的米面经过比较充分的烹饪后制成的,他们的血糖负荷并不低,有时甚至会引起血糖的大幅度上升,尤其对餐后血糖影响非常大。所以无糖食物不能肆无忌惮的吃。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如血糖稳定,可少量吃这一类的“无糖食品”,但在吃无糖食品时一定要将其产生的热量计算进一天所需要的主食量中,然后一定要减去相应的主食量。对于血糖波动很大、血糖值很高的患者,建议不吃。

        无蔗糖食品一般会添加甜味剂,相当一部分无蔗糖食品里还会添加增稠剂、稳定剂、品质改良剂等以改善口感。常用的增稠替代品,如糊精、改性淀粉等,其实也是糖类。因此,糖尿病人在购买无糖产品之前,一定要看清配料表,提防增稠剂含量过高或含有蔗糖之外的糖类物质,从而对血糖造成影响。无糖或者低糖食品不等于降糖食品,即使是质量合格的无糖食品在本质上来说也只是低糖食品,糖尿病人可以少量食用,但绝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

        而且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减少糖分的获取,一些油脂含量丰富的食物也要少吃。虽然部分无糖的食物在制作的过程中,没有加入糖类物质增加口感,但是可能添加的油脂比较多。

        特别是那些高纤维素的饼干,在制作的过程中,为了让饼干的口感保持良好,会加入较多的食用油,而这些油脂添加过多,同样容易增加肥胖的风险,未必真的健康。因此,有糖尿病在影响需要谨慎一些,并非无糖食品就可以经常大量获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