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2.危险常在,总需小心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32.危险常在,总需小心 (4 / 5)
        就像上面那个大二女生,奶茶我们平时就得少喝,而饮料呢一样如此,尤其是在睡前,千万不要去碰它。如果睡前非常想喝东西,可以喝点温开水,这是有助于睡眠的。但饮料就不一样了,其往往含有甜分,不仅会给身体各个器官带去负担,一旦糖分沉淀还容易让人发胖,且很可能诱发糖尿病。

        而且也别以为无糖饮料就没毛病了。

        06年这个时候,无糖饮料还不怎么有,而在周方远重生前那几年,打着“0糖0脂0卡”招牌的碳酸气泡水、无糖奶茶、碳酸饮料、茶饮等等,越来越广受消费者喜欢

        。但事实上无糖是真的没有含糖吗?常喝真的没有影响吗?

        周方远就看过相关报道,说是浙省一名22岁小伙子,每天喝5-6瓶无糖饮料,结果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被紧急送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而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严重的糖尿病,常因为感染、饥饿、治疗不当等诱发。而该患者的发病原因,却是因为饮用大量的“无糖饮料”。

        事实上,在导致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方面,无糖饮料和传统饮料的危害几乎是一样的,不要听信“无糖”就掉进“消费陷阱”。

        甜味剂虽然是“减糖不减甜”,但无糖并非绝对意义的零糖,一瓶标注为无糖的气泡水,为何能做到这么甜?所谓代糖产品一般是指一些能够提供甜味,又低热量或者0热量的食品添加剂,因此代糖的摄入虽然提供了甜味,但是并不引起人体发胖及血糖的变化,是全球各个国家批准安全食用的系列食品添加剂,而这其中,天然的甜味剂和糖醇类更是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所谓“无糖饮料”,只是利用甜叶菊等甜味剂替代了传统饮料中的糖,给人以健康的错觉。

        不同饮料使用的代糖并不相同,比如零度可乐主要使用阿斯巴甜,一些品牌气泡水配方表中,主要出现的甜味剂为三氯蔗糖、赤藓糖醇等。

        《米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曾公布一项报告,科学家们对66118名女性进行了长达14年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长期摄入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更易诱发肥胖及2型糖尿病。发表在《英国医学周刊》的一项研究显示,使用甜味剂代替糖分和正常摄入糖分的人相比体重并没有显著变化。

        事实上,‘无糖’并非绝对意义上的零糖。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每100ml饮料中含糖≤0.5g,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饮料。倘若一瓶500ml的无糖饮料中含有2.5g糖分,那么多喝几瓶照样有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