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04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 (1 / 4)
        第004章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一口气把计划全部了出来,连与世无争,心境已如水波不兴的玄苦师父也动容,目光之中不禁闪过一抹光亮,口中却连呼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父亲也暂时去了忧色,但却直摇头,首先肯定我推翻清廷,恢复中华的雄心壮志,与民族融合的崇高理想;问我为何不直接投效延平郡王,共同成就一番事业,既可不分散实力,又可增加成功的机会,免被清廷所趁,以至于各个被击破时,才想到要团结起来合力抗敌。

        对于父亲的看法我是非常认同的,一盘散沙,各立山头,自行其是,的确很难成事,也是南明被清廷所灭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各自发展还是比互相牵制好多了,因此我很诚恳地回答:「父亲大人,对于明郑政权,我实在没有一点信心,而且已经是失望透顶了。

        明郑政权现在虽有父亲在场调和鼎鼐,应还可维持一段时间,但究竟于事无补,实则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父亲闻言,勃然色变,已在暴怒边缘。我赶忙继续明:「延平郡王郑成功,对父亲有知遇之恩,父亲大人嘉惠其孙,为其奔走呼号委曲求全,将来也只能像晋王李定国,徒留后人唏嘘、崇拜与赞叹,如此而已。

        理由有四:

        一、明郑政权多数人只顾争权夺利,内斗内行外斗外行,许多大有能力的人,被逼得无法立足,或被屠戮,或夺取有限的宝贵资源叛逃,明郑政权身边奸臣盈朝,与永历帝当年不相上下。

        更有甚者,臣下有不同意见,上位者不知珍惜人才,动辄杀戮,毫不手软。

        二、明郑政权总是不负责任、不顾大局、轻言毁诺、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对友军见死不救只知明哲保身。

        永历八年(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李定国与郑成功联系,两度相约会师于广东新会、肇庆,东西合力进攻广东图取广州,则明朝势力得以合流;若再往长江北伐,攻克赣、皖、苏各省,则复兴大业有望矣!

        晋王本来对与郑成功会师北伐,抱有很大期待,甚至以促成李、郑连姻来巩固盟谊;但却因郑成功不顾大局,仍以趁势扩充自己的地盘为优先,因屡次失约而误了大事,使晋王损失惨重,对明郑政权也相当失望。

        三、有斩获即产生骄慢之心,大敌当前全无准备,必败之像不待智者而决矣!

        第一次北伐:永历十二年(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十七万与浙东兵部尚书张煌言会师,大举北伐。却不识海象,遭遇飓风,损失惨重只得暂且退回厦门,虽天意如此无可怨尤。但长久混居海上,对于威胁最大的台风动向,一无所知,其实也不能全怪天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