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儒学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 儒学 (2 / 5)
        中世,是指春秋时期,人们用谋略来决定高低。

        当今,是指韩非子所处的战国,人们却只能论蛮力来解决问题。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颇有些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味道。

        但韩非的话也不一定对,首先从五蠹上看。

        五蠹,韩非眼中的五种蛀虫。这是指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商工之民,是五种危害国家的人。韩非认为这五种人对国家有害无利,就像柱子上的蠹虫,应该坚决清除。

        学者可以理解为儒家,言谈者明显指纵横家,带剑者定是游侠剑客,患御者是逃避兵役的人。工商之民为商人和手工业者。

        若论韩非所说,这完全是一个封闭的国度。利出一孔,驱农归战。忙时为农,战时为兵,中农尚武,以法治国,虽造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帝国,但那苛刻的律法连自己的国人都会反抗。

        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汉从秦亡中找到的教训。先以道家,再以儒家。

        据说刘邦起兵造反的时候很讨厌儒学,儒宗叔孙通带着一干弟子投靠刘邦,刘邦本人很礼贤下士,接受了叔孙通。

        叔孙通穿儒家衣服时,刘邦很讨厌,叔孙通察言观色,摇身一变,换成楚人所穿的短衣,刘邦心中才看叔孙通顺眼多了。

        叔孙通是儒家,投靠刘邦时带着一百多个弟子,但几年来他愣是不将自己的弟子推荐给刘邦,而是推荐一些能冲锋陷阵,斩将拔旗的赳赳武夫。为此,刘邦封他为博士。

        汉高祖五年,刘邦已经统一了天下,诸侯们在定陶尊立刘邦当了皇帝。刘邦废除了秦朝那套烦琐的礼法。

        刘邦是从一个游手好闲的无赖当上皇帝的,其手下将军许多都是市井之徒,粗鄙不堪。

        每次设宴,大臣们便酗酒争功,狂呼乱叫,甚至于拔剑击柱,无奇不有。上朝时候也不成规矩,为此,刘邦非常讨厌,他感觉自己不像当皇帝,跟当反贼时没有差别。

        此时,叔孙通制定一套相应的仪式的名号,上书刘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