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难民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难民 (3 / 4)
        蒋委座及多数“国府要员”忌惮共党分子,同样极为排斥“第三党”分子,否则也就不会有处决邓演达、通缉黄琪翔的事。

        将黄琪翔拴在陈次长等军政要员身边,来个限制使用可以,放任一隅坐大,而且与**左派势力、社会进步势力一起,岂有不防之理?

        拨给黄琪翔的兵力,仅陈次长等人利用职权影响组建的一个暂编第6师,其实就是整合天目山所在的苏浙赣地带保安队伍几千人,补充部分京沪警备司令部抽调的部队、装备而成,后期陆续吸收难民组成的几个自卫团,算是有了一个师万余人的规模。

        只是忌讳蒋委座及某些“国府”要员们的猜忌,哪怕是陈次长、张治中将军这些明白人,也不敢轻易提供大量武器装备。

        计划中效仿热南根据地那样火炮上山、防空火器机动的模式,只能是纸上谈兵,有阵地而缺武器。

        兵员数量达到师一级规模,武器装备情况却形同一个略微强些的地方保安旅,有步枪3000余支、短枪400余支、轻机枪30余挺、重机枪10余挺,迫击炮、土炮二十多门,杂式枪支近千杆。

        还好小鬼子此前一段只是空袭,要是真来个地面攻击,天目山山区难民庇护所,却有可能成为我军民受屠戮的场所。

        国民政府无厘头式地幻想着所谓和平,却又深知小鬼子不可能给予什么和平,痛苦地在矛盾中骑墙煎熬,只顾一边祈祷着“和谈成功”,一边战战兢兢地调派部队接防,没心思顾忌这处用以救护难民兼带防御的战略要地。

        鬼子却在盯上太湖湖群的同时,也对此处入手,不时趁夜派出飞机散播传单,宣扬“日中亲善”调调,“奉劝”这些逃入山地的“支那百姓”,放弃与强大的“大日本帝国”为敌念头,加入到“大东亚共荣建设”中去。

        这回,我方军民可就不像以往那样惊慌了。

        吴毅下令抄了南京“国府”库底、上海鬼子“资财”,有很大一部分移交给新成立的“天目山地区苏浙赣各界联合抗战难民保护委员会”,用以加强天目山山区地带区的防卫能力。

        这个名称有点长的委员会,以宋庆龄女士为主任,黄琪翔将军为副主任,沈九慈女士、胡泳骐、章乃器、沈钧儒等各界人士,国民政府浙江省主席黄绍竑,八路军驻沪办事处主任李克农等国共双方人士70余人为委员,可以说是真正的联合委员会。

        抗战的决心将他们拉到一起,触目惊心的难民情况又促使他们摒弃党派、主义之争,齐心协力构建这一方难民庇护所的长久维系。

        实业界的人士,竭尽全力、倾其所有购进物资进行储备,同时利用现有条件促进生产、加工,为难民提供生活保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