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良船证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良船证 (3 / 4)
        海税是海事大业的核心,也是支撑魏公公宏图伟业的基础,因此魏公公旗帜鲜明向联合舰队提出,要确保来往东亚航道的每条船都要过港,每件货物都要过秤,每文钱都要过手。

        新成立的良臣县也要全力配合**查缉走私。为此,魏公公还将原先属琉球尚氏政权的一些兵丁改建为**缉私队,配以一些伤退老兵为骨干,以确保**有一支信得过,用得着的武装力量。

        联合舰队将查缉行动当成对日作战预演,大举出动,以分队形式管控琉球海域。

        过往琉球海域及航道上是有海盗出没,对各国商船造成威胁,但规模毕竟较小,有些船队自己的护卫力量就能解决,不能解决的交些过路费也就是了。

        但联合舰队的出现却让“偷税漏税”成了过去,在强大的皇军海军面前,各国商人无一不低头乖乖往那霸港**交纳税金。

        中间,也曾发生过西洋商船开火事件,此事件最终以西洋商船罚金五百解决。

        所有经停那霸的商船,都将由**发给凭证,称之为“良船证”。

        持“良船证”的将得到大明皇军的充分保护,没有的则视为海盗一律加以剿灭,货物充公,人员发配,不论国籍。

        在查缉行动确保海关税收的背后,则是对日封锁的战略意图,也迫使日本有海上贸易的大名地方实力派们能够主动和皇军接触。

        同时,也是配合大本营对“甲必丹”李旦政治工作,是谓恩威并施,两手都要硬。

        八月二十七日,联合舰队派在良臣县西北海域二百里处的一支分舰队和从日本萨摩藩启程的一支船队发生交火。

        此次交火导致日本萨摩藩的四条海船被扣,其余三艘逃回鹿儿岛。

        根据被俘日本水手交待,萨摩藩已经知道琉球被明军攻占消息,但萨摩藩并没有再次动员攻打琉球的消息。

        不久后,宣使团传来确切消息,萨摩藩的家督岛津忠恒不想事态扩大,更不想放弃海上贸易,所以有意和征琉皇军签订秘密协订,以维持海上贸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