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良船证 (2 / 4)
如此,就使得海运成本又降低下来,皇军对于台湾的开拓和大量移民的涌入,对安南稻米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更加刺激了安南商人往中国运米。
合作至今,裴光袍已经成了安南首屈一指的大海商。
最新的订单魏公公已经批准,这次皇军及台湾皇帝亲军都指挥使司需要的稻米多达六百万石,把安南那帮米贩子乐得牙都合不拢了。
安南当地的农民也从中得利,毕竟裴光袍的实力无法完全垄断安南稻米市场,魏公公也不希望这个家伙成为垄断者,所以授意下面也在扶持其余的安南海商。
皇军对稻米的需求越多,海商们参与的就越多,竞争一来,安南稻米的价格也会随之抬升,这就让安南农民间接受益。
裴光袍还算有远见的,他已经开始派人往暹罗、缅甸等国购粮,目的自然是不希望安南米价抬的太高。
作为商人,采购价越低才越符合利益。
殊不知,魏公公这边早就将安南的稻米做为战略物资,只待拿下日本之后,皇军便要转向**,以求获取大量的战略物资应对国内已经崭露苗头的粮荒。
八月中旬,魏公公以提督海事衙门名义在那霸港成立了“大明皇帝亲军东亚海关税务衙门总署”,该**成立之后,所有经日本、良臣县、台湾、**航道的船只,都要交纳货物等值百分之十的关税。
这是本朝自福建市舶司、广州市舶司之后的又一市舶司机构,也是隆庆开海以后大明再次设立的唯一海上关税机构。
牌子上的“内”字表明该机构是内廷直辖,与各地矿监税使衙门地位相等,是为了该机构将来不受外朝管控。
为确保东亚**开张以后能够生意兴隆,联合舰队奉命在良臣县海域进行“查缉”行动。
来往海船无论是本国海商,还是西洋海商,又或是日本海商,都必须在那霸港停留计货计税,手续完备之后才可以放行。
百分之十的关税定额并不算高,本朝永乐时期海关税额是百分之五十,正德定期才降至百分之二十,后来实行的抽分制实际税额也不低于百分之二十,所以魏公公定下的百分之十关税完全是照顾了各国商人,充分体现了魏公公一直强调的“以人为本”经营治国理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