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节工厂选址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节工厂选址 (1 / 2)
        看到叶柘小小年纪竟然成了一个老头模样,王韶才恍然,亏自己一直对厂卫训练,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给孩童办学校,不过,现在还不为晚,过完年再办不迟。()

        只是建学校容易,教师却不好请,自己huā钱办学不可能任其教出一批忠于满清,只会说之乎者也之人出来,实在没有办法的话,只能从厂卫中选出一批人暂时充当教师。

        厂卫经过两期扩招,素质已不如第一期,只是好在招收进来的厂卫都识字,又多少接受过王韶的一些思想,做一些孩子的启méng完全没有问题。

        说干就干,十五一过,王韶就开始对学校进行筹备,在租界新买了一块五十亩的地作为学校地址,此时租界土地已经大幅涨价,五十亩地huā了九千两银子,是和平洋行刚买地时价格的五倍。

        这个价格对于王韶来说,依然便宜,一亩地才一百八十两,换成后世**也不过十万块左右,若是后世jiān商,一亩地十万块那简直做梦,这个位置,一平米还差不多。

        买好地后,王韶一边派人施工,一边宣布招生,这次招生对象并非针对整个上海,而是作为和平洋行子弟学校,只招收与和平洋行产业有关人员的亲属,年龄限定在八岁至十五岁之间,学校授课内容不包括四书五经,只以千字文和实务为主,免学费,提供一顿午餐,学员毕业后,可以进入和平洋行工作。

        这样的条件,若是后世学生恐怕会挤破头加入,与和平洋行有关的人员高达一万五千人,他们的家属适合这个年龄段的男孩不下万人,最终报名人数只有三百余人。

        这自然是与学校开篇申明不教四书五经有关,虽然科场竞争jī烈,只是大部分父母让自己孩子读书,还是期望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王韶直接说不教四书五经,等于堵死这条路,少有人报名也是正常。

        那些报名之人则多是被安排洋行工作这一条吸引,他们的父母更现实一点,不指望孩子能做官,孩子毕业后能分配在洋行工作,就当孩子在学校当了数年学徒工,至少能识字,这一点又比学徒工强。

        有三百多人报名,王韶已经很满足了,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即使是叶蓁,听说要把自己的弟弟送到不教授四书五经的学校去,也是大为不乐,因为王韶的强制要求,叶蓁才不得不答应。

        等到自己打下地盘,自然也可以要求地盘上其余孩童也接受新式的教育,现在却不着急。

        王韶从厂卫里先期挑选了二十人作为这些孩子的启méng,这二十人各期厂卫都有,除了厂卫外,王韶还聘请了三名洋人作为外语教师,由一期学员陈亚林暂任教导员,做完这些,王韶就对学校暂时放手,只是偶尔去看看。

        二月份,由梅鸿吉带队,开始出发前往伦敦参加首届万国博览会,这次随行人员有一百多人,除了参加万国博览会的人员外,一批是王韶从各期学员中选出的优秀者共三十人,他们纯粹是到英国旅游,感受一下世界第一强国和中国有什么不同,人数最多的一批则是王韶派出英国的留学人员,一共八十人,他们将进入英国各个工厂学习三年,三年后返回,这是与英国一千三百万两白银jiāo易达成的协议之一,同样,有四十人将进入美国人的工厂学习三年。

        对于这首批一百二十人,王韶充满期待,等这批人回来,自己应当占领浙江,到时正是这些人出力之时。

        送走这批人,和平洋行的各项事业都步入正轨,王韶将大部分时间huā在实验上,实验室进行了严格保密,除了王韶挑选的十余名助手,谁也不知道王韶在实验室时做些什么。

        到了六月份,从英国订购的设备陆续到来,因为这批订单是分给英资各大洋行,设备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旗昌洋行的设备则还没有到来。

        第一批到来的设备是向怡和洋行订购的全套十万吨钢铁厂,钢铁厂厂址王韶已经选好,全部放在宝山县,包括以后的船舶厂、机器局也是如此,宝山县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面临长江,与崇明岛相对,后世宝钢、东海船厂、上海柴油机厂、彭浦机器厂、上海重型机器厂等无不在宝山选址,既然如此,说明宝山县适合兴建大型工厂,王韶又何必另外选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