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节无奈的选择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节无奈的选择 (1 / 2)
        王韶给吴利国的订单上,同样有一家钢铁厂,单是这家钢铁厂及附属工厂,价值就达四百万两,建成后,年产钢铁同样可达十万吨,加上英国人订购的二套钢铁厂设备,全部建成,可年产钢铁三十万吨,远远超过清廷此时的钢铁产量。xunShu.o()

        洋务运动中的汉阳钢铁厂,前前后后huā了五百余万两银子,年产只有七万吨左右,王韶自然没有张之dòng那么冤大头,四百万两银子足可以建一家年产十万吨的钢铁厂,建设成本只有张之dòng一半左右。

        即使是汉阳钢铁厂七万余吨的产量,也占据了亚洲第一钢铁厂美誉数十年之久,如果王韶将三座年产十万吨的钢铁厂建成,对亚洲不知会造成多大影响。

        至于清廷的阻拦,王韶一点也不担心,现在订购,等到各种设备运来,差不多是咸丰元年的六七月,太平天国已经起事数月,那时朝廷注意力都会转向太平天国,只要吴健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拖一两年不成问题,一两年之后,清廷即使想阻止,王韶已准备起兵造反了,又何必担心。

        唯一担心的就是吴健彰会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吴健彰不能说通,大不了再联合英美两国领事,将吴健彰赶下上海道台的位置,将时间拖下去,时间拖得越久,对王韶就越有利。

        要建大型钢铁厂,自然要有充足的煤铁来源,王韶之所有急着建钢铁厂,那是他以前身为地质勘探员,对全国资源分布了如指掌,深知无论上海附近还是浙江全省,根本没有什么大型铁矿资源,既然如此,早建晚建都一样,不如就建在上海,采用海运,让钢铁厂先运行起来。

        钢铁厂全部建在上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放松英国人的警惕,即使王韶起兵造反,至少英国人会认为这个新政权对他们暂时无威胁,否则只要出动几艘兵舰就可以摧毁王韶的钢铁厂。

        这种头顶上悬着一把利剑的滋味并不好受,不过,不好受也得忍着,至少十年内,王韶会保持和英国人的友好关系。

        和平洋行的厂卫人员已经招收第三期,第三期人员远比第一期,第二期多,总共三百人,第二期人员也有一百二十人,三期厂卫加起来四百八十人。

        这支四百八十人的队伍,清一sè拿着英国人制式步枪,每天在租界内训练,喊声震天,nòng得租界内不少人为之侧目。

        吴健彰得到消息也是忧心不已,不过,和平洋行招收的厂卫人员并没有超过租界和约的限制,吴健彰也是无可奈何。

        缫丝厂扩建后,人员达到二千五百人,而纺织厂更是达到了九千人的规模,加上印染厂、扎huā厂、码头等,和平洋行直接雇佣的人员超过一万五千人,按照比例,可以建一支七百多人的厂卫队伍。

        好在王韶无论是纺织厂还是缫丝厂,都是nv子居多,如果是一万多jīng壮男子,又有数百名持枪厂卫,吴健彰恐怕饭也要吃不下了,在刘丽川的建议下,吴健彰还是加强了上海衙们的力量,甚至也向英国人买来枪支对标兵和衙役们进行训练。

        吴健彰不知道的是,无论是他的标兵还是衙役,起码有一半是斧头帮人员,还有四分之一则是小刀会,真正忠于他的人员,连四分之一都不到,他买的枪支越多,只是增加了反清的力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