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九四章孔学孔家 (3 / 4)
选择趋利避害,当然无可厚非。
但是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或者说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来说,实在是有点对不住衍圣公这个封号以及他们祖先教导别人遵守的仪轨。
孔子本人的在天之灵,要是知道他的后世子孙每到华夏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都是这种屈膝事虏的表现,恐怕这个在天之灵也要被气死多少回。
当然了,崇祯皇帝虽然对孔家人享受了大明朝将近三百年的爵位俸禄,到最后自己大明朝尸骨未寒的时候改事满清,非常鄙夷,非常看不,但是他却并没有非要去动孔家人的打算。
因为如果衍圣公府配合,今后还有很多有利于华夏的事情可以做。
如果衍圣公府不配合,那让他们继续作为花瓶或者锦添花的点缀存在下去吧。
如今在位的衍圣公孔胤植,正是历史那个为了维护自己家族利益而主动剃发易服以迎满清的孔家第六十四代衍圣公。
原本历史,崇祯皇帝会在自己的长子朱慈烺诞生的次年,册封朱慈烺为皇太子之后不久,让皇太子拜在孔胤植的门下学习礼仪,并封了衍圣公孔胤植为太子太傅。
如今同样是崇祯三年,但是这一世,孔胤植当然没有了这个待遇,不过崇祯皇帝在周皇后生下了皇长子朱慈烺之后不久,想起他历史悲催而短暂的人生,不知怎么地联想到了衍圣公这个人。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的夜里,皇太子朱慈烺曾经有过逃往曲阜,去求助孔胤植这个太子太傅的想法。
但是当他被送出城后,身无分不说,身边也没有护卫,面对围困京师的贼军连营,惶恐无依的朱慈烺,不得已又返回城,想要求助并托庇于嘉定伯府,结果被自己的外公和舅舅所出卖,从此陷入城,落入贼手。
既然当时朱慈烺能够想起这个太子太傅,可见他在皇太子的心目之,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不过以孔胤植在历史的表现,算当时朱慈烺真的跑到了曲阜,顺利地找到了这个孔胤植,他的下场恐怕也很难说。
当然了,崇祯皇帝联想这个衍圣公孔胤植,还有别的因素,那是孔学与科举的事情。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之所以在理藩院这样的重要机构之重用出身蒙古人的官员,实在是因为他从满朝武之找不到几个能够与属国番邦打交道的人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