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核潜艇的明天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核潜艇的明天 (3 / 4)
        从理论上讲,至少要把磁流体推进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到百分之十,才有可能具备实用价值。

        为此,海军在磁流体推进技术上投入了巨额研制经费。

        能够说,该技术能否成熟,间接关系到了攻击核潜艇的命运。

        当时,在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不仅有中国海军,也有美国海军,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必须攻克的技术难关。

        万幸的是,技术进步总是乎预料。

        到二零四七年的时候,中国海军投资研制的磁流体推进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就突破了百分之五,而且已经处理了主要技术难题。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美国海军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严峻突破,只是美国在可控聚变反应堆的小型化问题上做得不完全,因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度远远比不上中国。别的不说,美国规划的下一代航母依然采用了裂变反应堆,而且依靠以往的技术积累,把裂变反应堆的输出功率提高到了两百兆瓦,能够在安装四座反应堆的情况下,把下一代航母的最大航提高到四十五节左右。如果美国已经在聚变反应堆小型化上取得了严峻突破,就没有任何理由继续采用裂变反应堆,因为聚变反应堆的功率密度比裂变反应堆高了十倍以上。

        受此影响,二零四七年底,海军提出了新一代攻击核潜艇的建造方案。

        按照海军的要求,新一代攻击核潜艇将采用磁流体推进系统与可控聚变反应堆,最大潜航度不得低于四十五节,而且在以四十节航行时的总体噪声强度不得过一百分贝,具备强大的持续作战能力。

        能够说,这个要求并不低。

        即便动力系统与推进系统的问题得到处理,也需要在其他领域取得严峻突破,比如研制出xng能更好的仿生消声瓦,把潜艇的流体阻力系数降低百分之三十以上,才有可能把流体噪声控制在海军的要求范畴之内。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主动降噪,不然很难把噪声强度降低到一百分贝以内。

        现实上,这些都是小问题。

        当时,最严峻的问题是推进系统散热。

        要知道,即便磁流体推进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百分之十,也意味着有百分之九十的能量将转化为内能。如果推进系统的输出功率为一万五千千瓦,就意味着有十三万五千千瓦的功率在给潜艇加热。潜艇散热不是大问题,海水就是最好的散热介质。问题是,这么大的热量很难立即散,很容易烧毁推进系统与动力系统,而且加热周围的海水,必然削弱潜艇的隐蔽xng。

        能够说,处理不了散热问题,一切都是白搭。

        问题是,保守的散热手段根本行不通,因为这都意味着间接把热量释放到潜艇周围的海水中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