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大变革时代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大变革时代 (2 / 4)
        二零三五年底,乌干达爆发内战,两大部族相互仇杀。仅仅十多天后,刚果(金)发生军事政变,随即演变成部族战争。在二零三六年一月份,撒哈拉以南非洲连续爆发了五场大规模内战,拉美地区爆发了三场内战。虽然这些战争没有对拯救行动产生严重影响,但是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更重要的是,各个大国都在忙于拯救人类文明,根本没有精力干预他国内战。

        可以说,各个大国都在自扫门前雪。

        为了维护周边地区的稳定局面,中国从二零三五年底开始,陆续向同盟国家输出包括粮食、药物、日用化工品在内的生活必需物资,并且努力帮助这些国家恢复工业生产,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美国、欧盟与俄罗斯也在做着同样的事,都以稳定周边地区为主。

        得直接一点,就是竭力避免战乱对本国造成影响。

        题是,这种援助行动绝对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甚至不可能持续五年以上。

        原因很简单,再富裕的国家,物资储备也非常有限。要想根除战乱,首先就得提高基本物资产量。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得在能源上下功夫。

        相对而言,中国的处境稍微好一些,因为中国率先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

        二零三五年底,黎平寇签署了元首令,把可控核聚变规划整体提前五年,即在二零四零年之前,让可控聚变提供的电能占到国家电力总需求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并且着手研制第二代聚变核电站。

        以当时的技术,第一代聚变核电站肯定无法满足人类文明的需求。

        原因很简单,第一代聚变核电站以氦3为燃料,而这种氦的同位素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有限,只有到月球上开采,而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已经阻绝了人类进入太空的通道,暂时无法实施月球资源开发工程。只有以重氢与超重氢,即氘与氚为燃料的第二代可控聚变核电站,才具有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不管怎么说,在地球上,氘与氚的含量都不少,足够人类使用一千万年。

        该项目,也被安排在陆雯负责的机构下进行。

        不同的是,第二代聚变核电站项目完全由民间资本资助,国家没有划拨资金,因此研制成果也完全归民营企业。

        相对而言,民营企业的积极性高得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