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 汪精卫的调解 (2 / 5)
所部打仗,不放军饷,只放鸦片,如此整个滇军成为一支贩毒部队。
而那时唐继尧坐镇云南后方,确是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在社论中,还说什么川民不怕战,更不畏战,指责唐继尧不顾滇军生活艰苦,在后面奢靡生活。
对这篇社论,前民报主笔的汪精卫当然知道分量,多次要求陪同的老友黄复生解释。
这无疑将黄复生放在中间,左右为难。
黄复生解释认为,要说革命,这个杨兴虽然不是**人,不是革命党人,但是参加革命还是颇为坚决的。
现在,在其刚刚就任川督,周围矛盾重重。
在成都惨案生后,在刘存厚得到段祺瑞、徐树铮支持后,杨兴不可能做太多让步,为了表示诚意,拨抚恤金,恢复前清时期的协饷制度,如此已经很不容易了。
黄复生解释认为,《巴蜀日报》表社论,是舆论自由,是为了动员群众,只要唐继尧不进入四川,四川人民就不会为难滇黔联军。
但是,汪精卫认为杨兴既然是前同盟会会员,就应该听从革命领袖的。就想凭借自己的口才,前来劝诫杨兴同意自己的要求。
这天早上,督军府特别忙碌,医生进进出出,原来郑秀已经怀孕了。
虽然结婚两年了,杨兴南征北战,长年不在家,害得郑秀常常孤守空房,幸好这几月较为清净,在一阵滋润之后,郑秀终于怀孕了,想不到自己就要成为父亲了,杨兴特别兴奋,正乐呵呵的来回走动,这时汪精卫大声吆喝着赶了过来。
杨兴看了递过来的报纸,看了看,大笑道:兆铭兄,这些都是事实啊,蔡督高风亮节,实在令人敬佩,在纳溪的时候,兴就看到蔡督三餐一边是饭一边是糠啊。”
汪精卫见状道:“督军,若是任由这些污蔑唐督的传言甚嚣尘上的话,川滇纷争势必难以平息啊,如此受苦受累的,还是普通民众啊?”
杨兴笑道:“兆铭兄,我们革命最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大多数人的自由,这份报纸事实求是,我虽然为督军,也无权干扰啊。如果我这样做了,那么我与袁世凯又有何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