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汪精卫的调解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 汪精卫的调解 (1 / 5)
        而在8月下旬,孙文特使汪精卫来到成都。

        汪精卫一到成都,就大喊大叫,他这次受命前来,是劝说杨兴参加护法战争,斡旋川滇纷争的,听闻军情处副处长赵渭宾报告,一路下来,这个汪精卫就声言护法运动的必要性,就劝说斡旋川滇纷争的必要性。

        更让人气恼的,由于有卢师谛的穿针引线,这几天,杨庶堪、黄复生等人隔三恰五就来劝说杨兴,正如杨森分析的那样,这帮革命党人,欺负督军年龄较轻,欺负督军威望不够。

        每每听到这个,就让杨兴神伤,对护法运动这块,作为穿越者,杨兴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就是袁世凯版本的临时宪法,真正施行起来,也颇为不容易啊。要知道百年后,很多宪法精神还停留在纸上啊。

        所以,要实现法制,需要慢慢来,像美国那样,只要有一公平公开的选举机制,二十年三十年后,中国一定会建立起完善的民主制度。在这个问题上,杨兴不是无条件支持,而是有所保留的。

        汪精卫一到成都,就提出调解要求,

        要求杨兴公开声明,加入广东护法军政府。

        鉴于广东护法军政府财政困难,每年向其提供2oo万大洋的财政支持。

        要求杨兴扣留刘存厚。

        要求杨兴恢复前清对滇黔二省的协饷制度。

        要求满足唐继尧的要求,对戴戡之死赔礼道歉。

        听到这里,看到罗纶等人脸色大变,为了避免纷争,杨兴愤愤站起,扔下一句话:唐继尧逼迫如此急迫,就是自己不当这个四川督军,也不会对唐继尧赔礼道歉。

        当即甩掉汪精卫,扬长而去。

        第二天,《巴蜀日报》表社论,不但宣扬杨兴与蔡锷的革命友谊,宣扬在护国战争中大家相互扶持,宣扬对云南护**的接济。

        在当时蔡锷将军率部进入四川作战的时候,对入川的滇军支持甚为有限,害得蔡锷将军竟然数月只能以一边是米饭,一边是米糠为生,最后终于导致蔡将军英年早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