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 苏刘义 (2 / 5)
因为殿前指挥使的职责决定了,苏刘义是“陛下”在海上醒来后,除了太后、道长、吉安等人,以及当时的行朝重臣陆秀夫、张世杰之外,最先见到的大臣之一。行朝驻跸琼州之后,他一开始又始终“护驾”在陛下的身边。
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结识的先后、相聚是否频繁,本就会对双方的关系产生很重要影响,更何况“别人”还看这个苏黑手有点“顺眼”。
帝国现在的这个“陛下”,本也不是什么循规蹈矩之人,苏刘义又早年“不安份”,浪迹江湖,身上还有些没脱掉的“野xìng”。因此,这两人不仅颇有点“对路”,且在一起就更随意些。
而“随意”仍然是陛下、哪个来自后世的废才所喜欢的。
因为不需要提过去,仅从眼下来看,自到了这个时代以后,“陛下”的确像陆秀夫所觉察到的那样,将自己“裹的很紧”。
这一是他内心里有一种举目无亲、极其强烈的孤独感。另外就是,一个人处于如此陌生的环境中,即便过去再自在惯了,他个人的行为、举止、言谈等等都会在不自觉的当中受到约束,并不得不加以改变。
一直处在这种很“紧”状况下的陛下,只要有人能让他觉得随意、放松,他与其“亲厚”就再自然不过。
事实上,帝国陛下“宠爱”他的“昺弟”,多少也有这个原因。
就时代而言,苏刘义无论见识、文化程度,都属于很高之列。他忠于帝国、做事还“讲原则”,所以,“陛下”后来又将督军司的大权交到他手上。
苏刘义和苏景瞻无疑都是忠于帝国的,可他们自身存在的差异,却也决定了彼此的想法肯定有所不同。
以大宋的社会风俗,科举考试出来的“士”,其地位远高于他人。但即使是正儿八经的文人,一旦出任武职,也要遭同僚、乃至于世人的轻视。仿佛你职位再高,还是低了别人一等。
------------------------------
陈尧咨是如假包换的状元公,他的母亲冯太夫人之所以反对他任武职,原因就在于此。
可虽然母亲反对,陈尧咨后来还是任了武职,因为这毕竟是宋真宗亲自提出来的,他很难违背帝国皇帝的旨意。而他后来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且在外任职屡有过错,几次用刑杖死了人。宋真宗得报之后,仅仅是降了他职,并没有过于深究,怕是也明白其中的一些原因。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