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 苏刘义 (1 / 5)
()虽然同为“三苏”的后人,苏刘义和苏景瞻这对本家兄弟其实还是很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或许可以说就表现在他们的仕途上。
苏景瞻是正经的朝廷科举考试出身,而苏刘义早年的不安分、重武、浪迹江湖,显然没有走这个“正途”。因为如果他是科考出来的,朝廷早已授官,就没必要再成为什么吕氏的宾客。
苏刘义最终踏上仕途,严格来说,与大宋过去的“恩荫制”有关。
宋人为官,必须经过科举考试,这点并没有错。比如宋词大家辛弃疾,即使他名气再大,也必须经此途径。
但宋代还有另外一种入仕途径,这就是“恩荫制”。它又被称之为“推恩制”,或“荫补”。也就是朝廷在一定的时机,授予功臣、高官子弟及亲属,甚至是他们的门客一个官位,以示朝廷的恩宠。这种时机主要有:
圣节荫补。在每年的皇帝诞辰之rì。
大礼荫补。朝廷每三年举行的郊祀时有一次。
官员告老退休时可以有一次,这称为致仕荫补。
官员临死前上遗表一次。它又称之为遗表荫补。
从宋代留下来的史料看,功臣死后,推恩为官最多的,可达二十多人。
吕文德是南宋后期驻守荆襄、抵御北元的功臣。他死后,作为他府上的贵客,苏刘义就得到了朝廷授予的官位。
这点其实从这个苏黑手一直担任武职、且吕氏众人投降北元之后,仍把他当自己人、派人来召即可看出。
“苏刘义本吕氏之客,诸吕降,招之不从……”
在杨淑妃和赵昰、赵昺兄弟南逃的过程中,苏刘义与陆秀夫算得上是最先前来“护驾”之人。忠于帝国、自身经历、家世背景,都是他当初在端宗即位后,被授予重要的殿前指挥使一职的原因。
而恰恰又是这个职位,使他后来成为兵部的人当中,与“陛下”最亲厚之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