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迟疑 (1 / 4)
忽必烈放下了手中的两道奏章,带着微笑望向了殿外来人。
这还是一个仅仅处于而立之年的后生,但他的品阶早已远超朝中所有大臣。从这个人的走路姿态就可以看出,他沉稳而厚重。也许更难得的是,他的脸上还有着草原之人少有的儒雅之气。
忽必烈是不会忘记这个人的。中统四年,当他抓住了阿里不哥及其党余时,就曾经故意问过此人:“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
这个从十三岁起就随侍在侧、当时年仅十六岁的少年人,竟然给了令他震惊的回答:“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
听了如此老成之言,从那时起他已认定,这是一个可造之才。
也正因为如此,在平定了李璮的叛乱,逐步收回汉军世侯权力的同时,作为加强蒙古人统治地位的重要举措,这个人在至元二年,就被自己任命为“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增食邑至四千户。”而此时,他不过才十八岁。
但这个后生再度展示了他的大气,他推辞道:“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之心。”
为了培养这个难得的帝国良才,自己曾亲自请许衡来给他以教诲。
可他和许衡等这些儒生走得太近了,也被影响的太多了,所以后来受到来自阿合马的排挤。因此,半是保护、半是为了让他多历历事,自己让他从皇子那木罕镇边,以防备那些西边的诸王。不幸的是,在昔里吉叛乱时,他和那木罕都被扣押,而且这一押,就是七年,直到年初才被放回。
待此人行礼完毕,忽必烈温言说道:“安童啊,坐吧。”
安童再度回礼:“臣谢大汗眷顾。”
忽必烈看着这个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后生,微微叹了一口气,问道:“卢世荣所奏,你都看了?”
安童恭恭敬敬地回道:“回大汗,臣看了。”
“如何?”
“臣亦觉其有点道理。”安童稍稍犹豫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卢世荣所奏之事,臣以为可以诏示天下。”
闻言,老忽露出了笑容:“如此甚好,那就还是由你来担任右丞相,卢世荣为右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