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0二章 歉疚 (3 / 5)
二为招揽宝贵的人才(匠人)和流民。
三就是尽可能为帝国采办短缺、急需的物资。
事实上,军情司成立之后,杜浒等人也的确没有让人失望。行朝于海上时,除了至关重要的军情,他们不仅“绑架”了许多工匠、招揽了大量流民,还向琼州和流求输送了可观的物资,其中就有当时紧缺的粮食、药材等,甚至包括部分兵器和铁器。
也正是由于杜浒和军情司的杰出表现,无论是陆秀夫、还是文天祥,包括兵部的参谋院此后均对他们愈加重视,不断地加大了在其中的投入,并使之逐步向北方扩展。
但对于杜浒和军情司在北方的活动,某人也曾在事先对他们的职责做过个“小小”的修正,即在采办的物资上,要更注重于如下两类物资:
棉、毛、皮革;
二药材。
他的这个“修正”自然是在为他的北伐大计提前做准备,因为狡诈的他知道,于这个时代由南向北进攻,对己方最不利的条件之就是北方寒冷的气候。
后世众多的例子不用提,发生在不久之前的金、蒙三峰山之战,说它的结局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历史,这是毫无异议的。当时金军的崩溃,有两个因素绝对不能忽视,即“饥饿”与“寒冷”。
金军的“饥饿”,是由于蒙古人打掉了他们的辎重;而“寒冷”则并不能全归于天气等外部因素。当时已经是冬季,天下雪,金兵就被冻僵,除了“饥饿”雪上加霜外,他们于防寒保暖上存在严重的不足,这并不难推断。
正是鉴于历史的教训、以及后世国家战时的做法,他接着又定下限制棉、麻、毛、布帛等物资流出的战时之制。
但客观地来讲,其实这些措施仍然不够,因为从时代的角度来衡量,制作衣服的材料、无论棉、毛、还是麻等等,相对需求是远远不足的,所以他才对杜浒和军情司在北方的行动作了修正。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