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好钢用在刀刃上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八章 好钢用在刀刃上 (1 / 4)
        下午,宇文温在书房和儿子们聊铁路工程,太子宇文维城亦在,他给父亲和弟弟们展示了一个铁路桥梁模型,其结构之精妙,让人看了佩服不已。

        这是一座位于太行山井陉线上的铁路桥,横跨一处山涧,为新式的铁架结构桥梁,从侧面看去,宛若一个“灭”字。

        “灭”字下面的“人”字,是两个搭在一起的棱形结构铁架,“脚部”各自插在两道山壁上,“头部”搭在一起,而顶上那个“一”字就是铁路桥的桥面。

        又有倒八字的两点是辅助支架,一头搭在棱形铁架“半腰”,一头撑着桥面。

        一座桥横跨山涧,使得铁路可以直来直去不需要绕路,节省了不少里程,也降低了工程量、缩短工期。

        因为“灭”字不好听,所以这种结构的桥梁被称为“人”字桥,宇文维城介绍,这种结构的桥最先用于栈道,出现于岭南的浈阳峡栈道上。

        后来经过多年发展,这种结构的桥梁其建筑技术渐渐成熟,于是运用在越来越多的地方。

        正是因为有了扎实的技术基础,所以此次修建的井陉铁路,才放心大胆的用上“人”字桥。

        穿梭于太行山脉的铁路,靠着一座座人字桥截弯取直,跨过山涧、山谷。

        宇文维城又介绍说刚开工修建的入蜀铁路,也会借助“人”字桥跨越山涧等障碍。

        宇文维礼听到这里,饶有兴趣的问:“兄长,那么益州入南中的铁路何时修?南中入交州的铁路呢?”

        “啊呀,那至少得过得十来年才会考虑了。”宇文维城有些遗憾的说,见弟弟们愕然,他看看父亲,见父亲点点头,便向弟弟解释:

        “朝廷财力有限,只能靠官督商办的铁路公司自筹资金修铁路,但是修铁路光有钱、有人还不行,铁产量要够。”

        “蜀地虽有铁冶,但产量相比修建铁路需要的量相比还是太少了,如今当务之急,是把连接成都和洛邑的铁路修好,虽然现在已经开始修,但是乐观估计修完都要三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