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章 起跑线 (2 / 3)
科举当然好,而对于科举的弊病,杨济现在有很清楚的认识。
历史上的科举,成形于隋唐,定于两宋,到了明代已经完善,比起举孝廉、九品中正以制来说,科举这一选拔方式要公平、公正很多,优点不少,但到了后来,弊病也很明显。
到了大明的时代,科举考试内容已经异变为“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求取功名而死读书,不去追求真才实学。
所以到后来,科举考试的内容及方式严重僵化,选**的人才,实际上局限很大。
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而且僵化的科举会衍生出畸形的师门关系,中选的考生,拜主考官为“座师”,形成裙带关系,这些座师和所谓门生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内耗严重。
僵化的科举,实际上变成了慢性毒药,毒害的是整个官僚机构,损坏的是国家的未来。
“偏重人文伦理,轻视其他学科,搞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朝廷要修改历法,居然要寻求西洋传教士的协助,这算什么?”
“中原先发明的火药,先投入实战的火器,搞到后面,还得靠从西夷沉船打捞的红夷大炮助阵,脸红不?”
“三宝太监下西洋,宝船船队是何等的威武雄壮,南洋诸国低眉顺眼,结果呢?到后来南洋全给西夷占了去,家门口的台湾也给人占了。这不是败家么?”
宇文温的话,回响在杨济耳边,他放下《考试大纲》,看向舷窗外。
科举的问题,他和宇文温有过多次讨论,
科举,是一项人才选拔制度,选出来的人才不合用,问题不是在于考试选拔这个制度不好,而是考试内容僵化,然后选**的人才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所以随着时间流逝,科举变味了。
变味的科举,选**的所谓人才,全都是为了当官而读书的人,这样的人是官迷,为了向上爬不惜结党营私,然后党同伐异,对于国家没有任何好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