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1章 不悲不喜 (2 / 4)
人类素以灵智见长,又有仁心仁德,创设出种种善道教化的宗教。但人类的争斗之心和四灵一般无二,体质虽不如四灵,法宝的精巧却犹有过之。将来会不会重蹈四灵覆辙,盛极而衰还很难说。
修行者大多只知道追求高明的术法和强大的威力,不知道控制灵力,适可而止。是以有被法宝役使的危险。
沈荷裳修炼的忘情禅功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注重对灵力的凝聚。
仙界修行使用的多半是后天之法,注重繁复精密的变化,是以阴阳真气之后又有五行灵力,八卦之力。
道家又有先天之法,不假外求,抱定逍遥无为之旨。
太上忘情是道家修行最高境界。情是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七情是人类的力量之源,‘无因喜以谬赏,无以怒而滥刑’。晋人王戎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草木鸟兽不能说没有感情,但总不及人类的复杂丰富。人类绝大多数的行为都是受感情支配的。
譬如在搏杀的过程中,就有感情的活动。如果只求杀伤敌人的话,使用的劲气显然会十分经济。反之,掺入了憎恶或怜悯的感情,劲气也会跟着或重或轻。
有的人看到了七情的力量,把七情当作真气一样积聚,不轻易展露,在搏杀时才释放出来,像姜琳的‘照玉神功’,怒熊神君的‘苍熊之怒’,都是此类法门。
这和忘情禅功一线之隔,路数却绝然不同。忘情神功是天南神尼修行半生的杰作,目标就是太上忘情的最高境界。
太上忘情有八重境界,要求修行者逐渐达到不喜不怒,不忧不惧的状态。
沈荷裳和石清歌使用的都是‘栖梧剑法’,心法却大不相同。石清歌修炼的是‘清鸣术’,这是天南神尼早年修炼的功法,和忘情禅功的路数截然不同。
李商隐诗,‘雏凤清于老凤声’。‘清鸣术’有一种崭露头角,蒸蒸日上的气势,是以石清歌的剑法雷烈风动,锋锐逼人。
太上忘情是极高的境界,天南神尼修行多年,也不过将忘情禅功修炼到第六重境界,第七重无欲无求是一大难关,天南神尼执掌碧梧宫,门人弟子无数,想要心无欲求,谈何容易。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后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