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兑现承诺 (2 / 4)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六月十九日之前,帕特里奇就把第七步兵师撤了下来,分散部署在从锦州到唐山与承德的交通线上。为了增强第七步兵师的战术机动能力,帕特里奇还从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抽调了一个航空旅。
随着游击队扩大袭击范围与袭击规模,帕特里奇不得不继续在后方增强兵力。
比如在六月二十二日,帕特里奇就让到达锦州的第二骑兵师参加了护送运输车队的作战行动。虽然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锻炼这支刚刚完成重建工作的主力部队,让那些还没有上过战场的美国大兵知道战争是个什么样子,但是这肯定增加了美军的战争负担,也大大消耗了美日联军的作战物资。
别的不说,第二骑兵师在执行护卫任务的时候,每天就要少掉上万吨燃油。
由此可见,游击队确实是牵制美日联军的重要力量。
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
六月二十三日,沈阳周边地区的六个游击区的九支游击队展开**,偷袭了位于沈阳市南面的美军机场。在持续近四个小时的战斗中,参与作战的一万多名游击队员不但突破了美军的防线,还在撤退之前摧毁了机场上的上百架敌机,其中至少有二十多架是美军最先进的F-22A战斗机。
这场战斗,成为了一种全新游击战的开端。
虽然在此之前,游击队也袭击过美日联军的营地,但是主要打击日军,而且主要对付分布在偏远地区的军事据点。这也很好理解,军事据点不是军事基地,不但防御设施简陋,部署的兵力也不会太多。更重要的是,偏远地区本来就在游击队的控制之中,就算打不赢,游击队也能顺利撤退。再说了,这些军事据点存在的价值就是对付游击队,因此对游击队的活动与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是游击队的眼中钉肉中刺,游击队自然会想方设法的拔除,甚至愿意为此付出较大的代价。
在袭击军事基地方面,游击队还真没有多少足以令人骄傲的战绩。
在此之前,最大规模的一次以打击军事基地为主的战斗就是围攻喀喇沁旗。在这场战斗中,参战的十多支游击队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牺牲了数千名游击队员,结果仍然没有能够突破美军的防线,直到正规军参战才打开了局面。
主动袭击美军基地,而且是防卫森严的空军基地,无疑是游击队的一大突破。
毫无疑问,这场战斗对美日联军的作战部署造成了更大的影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