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兑现承诺 (1 / 4)
第六章兑现承诺
经过罗耀武的努力,游击队首先兑现了承诺。
从六月十九日开始,东北地区的敌后游击队就全面出击,不但扩大了袭击范围,还增强了袭击行动,甚至主动招惹了龟缩在营地里的美日联军。
仅在十九日夜间,东北地区就爆发了数十场战斗。
虽然在绝大部分时候,游击队都没有占到便宜,但是频繁的袭击,仍然对美日联军的后勤保障工作,甚至对美日联军的部署产生了巨大影响。
单纯从军事角度看,游击队在敌后战场上收获的战果早就大不如前。
这主要是美日联军采取了很多专门针对游击队的战术。
比如在保卫后勤补给线的时候,美日联军除了增强地面护送力量之外,还在所有主要交通干线上每隔三十千米就设置一处军事据点,部署一个营的步兵,在某些重要地区,还会加强一个炮兵连与一个装甲连。更重要的是,赤山会战之后,美日联军调整了部署,后勤补给线大大缩短,因此可以出动直升机掩护运输车队,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出动机动部队,控制沿途的主要制高点。
毫无疑问,这些针对游击队的战术,都是美日联军在战场上总结出来的。
比如在赤山会战初期,美日联军挺进承德,就在山区里与游击队鏖战,总结了大量专门用来对付游击队的战术,而且这些战术都经受住了战火考验。
问题是,游击队扎根在民众之中,没有任何一种战术能够真正消除游击队的威胁。
说得直接一点,游击队的存在,本身就对美日联军的后勤保障构成了威胁。虽然在增强了护卫力量之后,美日联军在后勤补给线上损失的物资大大减少,但是在游击队的威胁确实存在的情况下,美日联军的后勤保障效率大大降低。比如在六月二十日,从锦州运到唐山的作战物资就比以往减少了一半。
游击战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让美日联军疲于奔命。
虽然守卫后勤保障线的主要是日军,特别是日军二线师团,但是在一些关键地区,特别是在靠近游击队实际控制区的路段上,仍然得部署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因为日军主力师团在赤山会战中损失惨重,而且缺乏实战经验,更缺乏与游击队作战的战术技巧,所以在这些重要地点,主要部署的是美军的主力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