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空不着相,半枯半荣(4k)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章 空不着相,半枯半荣(4k) (1 / 7)
        第二百一十章空不着相,半枯半荣(4k)

        只见鸠摩智合什躬身,拜谢道:「‘无性无相不著空,即是如来真实性。,小僧生性痴顽,殊乏慧根,直至今日,方有所明悟。」

        在濒临死亡的刹那间,他全然忘记了自身的外在,身体、生死这些都是荡荡虚空,唯有自己的「心」是真实的,从而领悟到了「空性」「无住无着」的真谛。

        言语刚毕,鸠摩智忽然间向着身前劈出了一记「火焰刀」,掌力渺如烟尘,柔若轻纱。

        但在赵青的感知中,威力却丝毫没有半分减弱,反而由于变化莫测的效果,令人更加难以揣测来路,几乎无可抵挡。

        「赵居士,若非你的指点,小僧也无法领悟到火焰刀在‘空劲,上的这一重变化,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路,融入到武学之中。」

        赵青点了点头,还好,如她预料之中的一样,在被她引导点出了意气合一的道理之后,鸠摩智悟出的确实是武学,而不是悟了要放弃武功的那种佛法。

        而且,鸠摩智的悟性的确惊人,依靠着大量佛家理念的熏陶,厚积薄发,在这方面一点就通。

        佛家武功以「空」为极旨,道家内功则自「无滞、无碍」而趋「无分别境界」,两者殊途同归,练到极高点时甚为相似,颇有触类旁通之效。

        对「空」在武学中的理解,也影响到了习武者在佛家武功的进境与造诣。

        在天龙时代,外用的内劲分为实劲、虚劲、空劲三种。

        武术中所谓「隔山打牛」,就是形容高手的劈空掌、无形神拳,能以「虚劲」伤人;「火焰刀」与「六脉神剑」之类能使出无形刀剑的武学,则是更加高明的神功,被称为「空劲」。

        佛家的「空」,或者说万物的「空性」,这个空性不是不存在,不是假的,而是没有「实体实相」的空。相对于‘有,,而具否定存在实体之意,但并非‘无,或‘虚无,。

        「空劲」,正是因为综合了「实劲」与「虚劲」的优点,所以才更加高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