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治国安邦 (1 / 2)
吴越实际上已经是宋朝的了,这样看来,南方已定,宋帝国的战争机器暂时歇息了下来。
祭祖回来后的赵匡胤提出的一个想法让大臣们炸开了锅。
赵匡胤要迁都,迁到洛阳。
大臣们很反对,理由很充分。洛阳和长安经过长年的战争早已破败不堪。作为首都它们是无法承受百万人口的压力的。
相反,开封水路发达,漕运方便,各地源源不断运来的粮食维系着开封百姓的生活。如果迁都,吃饭都是问题。
开封无险可守,前面仅仅只有一条黄河,这直接暴露在了敌人的刀下。因为这个原因,赵匡胤还是决意迁都。
直到有一个人让他改变了主意,弟弟赵光义。
赵光义听说大哥要迁都,比大臣还心急,急急忙忙的觐见赵匡胤,只用了一句话,让他这位英明神武的大哥放弃了迁都的想法。
赵匡胤苦口婆心的对弟弟解释了迁都的好处,洛阳和长安的险要地势。赵光义耐心的听着,沉默半响后说出了这几个字“在德不在险”。
赵匡胤听罢愣住了,没有说话。这是一句很高大尚的话,让人没有理由反驳。
赵光义的这句话咋一听是圣人名言,实际上仔细一想,狗屁不通。就比如有人来打你,别人劝你以德服人,切勿动手。你还真的相信了,结果就是被人打的鼻青脸肿。
现实中对方可不会因为你的“德”就高抬贵手。说到底这句话只是书本上的几个字而已,敷衍敷衍读书人的,但赵匡胤真就信了。
赵匡胤放弃了迁都的想法,后果很严重,赵匡胤不知不觉中埋下了大宋靖康之耻的灾祸根源。
再看国内,经过赵匡胤的治理,中原已经从五代十国中恢复了元气。
赵匡胤做的事和很多帝王一样,但其中这两件措施极其重要,不得不说。
1、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