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小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网络小说
        既然因为在网络上失志才决定开始写随笔,那一定是要给这件事画上一个句号的。

        我在初中的时候看过几部网络。记得当时有一部作品,讲的是男主通过吸收玉石里的灵气可以获得力量。这也是我唯一有印象的一部作品,其他的我都记不起来了。而且没有一部我是完完整整地看完了的,因为感觉写来写去也就这么回事。之后的几年里我都没有再看过任何网络了。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我觉得网络是毫无价值的。相反,里面有些故事确实很有吸引力。然而现在主流的题材都是玄幻,仙侠,要不就是穿越,开挂,宠文。我对这些内容实在是提不起兴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又不愿意去找,以至于我很少会在网络上花时间。这也一方面导致了我写的东西没人爱看,成为了所谓的“垃圾”。

        可是,如果单纯是为了高人气去写自己不了解或者根本不喜欢的东西,那自然是违背了我们写的初心的。当然,可能有人会说,我写是为了赚钱。拜托,你写的东西自己都不爱看,它凭什么帮你赚钱。何况如果只是想要赚钱,又何必非要来写呢。花时间写出来的东西没人看,自己写的时候也痛苦,难免有种给自己找不痛快的意思。

        我个人认为网络的核心无非就是两个东西:故事和文笔。传统里还多了个寓意,或者说是内涵。但是在大多数网络里你很难看到它,即使有也只是些很浅显的,人们都已经讲烂了的东西。

        所以你如果是作者,想要讨好读者的话也只能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前段时间我为了写书,专门把某些热门作品的一部分浏览了一遍。发现文笔实际上都差不多,有些高排名的作品甚至不如下面的。那可能就有人要说了,书写到后面文笔是会有长进的。但是这一般没什么用。如果你的作品不是那种家喻户晓的名作,要是开篇就很难看,那多半没什么人会愿意继续看下去。而没人愿意看,自然不可能成为名作,于是就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所以主要问题还是故事。比较过就会发现,那些优秀的网络一定在剧情上有独特之处,这也是有些文笔欠佳的作品能够登上高排名的原因之一。比如你去看《进击的巨人》,这虽然是漫画,但跟网络其实是一个道理,谏山创前期画功稀碎,但是读者愿意买故事的账啊,而且漫画往往只能一整本地买,不看完难免有些浪费钱。

        这就引出了非常现实的一点。写出好的,独特的故事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现在中国的网络作者超过了一千万,一般人能想到的套路早就已经被写烂了。以至于你现在去各个平台上看,大把大把的都是修仙,开挂,装逼一类,有的作者为了反套路,就拼命地把角色写死,谁知很多人恰好都这么想,而且这种剧情相当难以驾驭,写差了读者肯定不买账,走的时候还要吐口口水。

        如果要写出更加原创性的剧情,对于作者的创造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一方面受制于天赋,一方面还和他的知识,从小到大成长的环境有关。而且每当自己想破头终于诞生了一个自认为惊天地泣鬼神的设定,网上一查,嘿,有人用过了,那真是无比打击人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觉得,如果想从别人的网络作品学到些什么,那一定不是剧情和设定,更不会是文笔,而是学习怎么讲故事,怎么把控节奏,这也是我做的最糟糕的一点。我现在回头看我写的书,前期节奏慢得不行,要是把这拿给追求快节奏的读者看,那他一定看不下去。

        最后还是说一说文笔的问题。文笔往往是所有要素中同一时间内可以“提升”最明显的元素了。我先前在**网和一些论坛上,能看到很多别人总结的“创作词积累”,“用什么词取代'说道'”,“月亮的一百种别称”,这一类的帖子。说实话,我觉得没什么用。而且若是真的要学,你一定不能懒,起码得先弄清楚它们都是些什么意思,我曾经在一本书里甚至看到过“街上一个人都没有,万人空巷”这类的句子。

        提升文笔真的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且一定不是通过看网络能够完成的。散文文字优美,杂文言语凌厉,不同文体里能挖掘出来的东西是不同的。而且千万不要指望看上几本名著自己就能变成鲁迅或冰心。绝大多数人是看了林清玄的文章,最后连郭敬明的文字都写不出来。

        现在很多网络作品里,会透露出一种“假文艺”的调调。这就是典型的想学大家但是只学了个皮毛,根本没有把血肉建立起来。

        比如“死亡,就像安然入睡”,和“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很明显上句是网络中最常看到的水平,而下面这句是希尔伯特写的。比喻是网文作家最喜欢用的表现文笔的方式之一,但是很多人都驾驭不了,他们会往句子里塞各种读起来文绉绉的意象,有时用得不准,读起来反而膈应得慌。而你去读名家的作品,去看鲁迅,他写《铸铁》中用过一个比喻“瘦的如铁”,用的喻体相当简单,但是其削瘦,冷酷,刚毅的形象一下子就出来了。名作之所以是名作,就是因为他们文中的一切都恰到好处,这种自然是刻在骨子里的,绝不是随便看上两篇文章,背几句古诗就能学得来的。

        所以说,网络创作是相当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苦活,因为你不仅得花时间写,你若写得不好还得去学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更加操蛋的是有时候即使花了功夫,到最后写完了还是发现自己写出来的只是一坨屎。至于究竟怎么写出爆款,我也不写网络了,就不再去研究了。

        2020.12.11晚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