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 一坛尿 太武退军 (1 / 3)
拓跋焘率领大军饮马长江,成为了千年以来第一个做的此等壮举的夷狄君主,然而他的野心似乎并没有就此停止,但许多现实问题摆在他的面前,让他不得不重新作出考量。
数日之后,各路魏军纷纷赶到瓜步,一时间长江北岸云集魏军数十万。拓跋焘在瓜步山建立行宫,建成之后大宴群臣,席间炫耀其功绩,声称不日就要渡江决战。然而,拓跋焘自己心里清楚,魏军不善水战,也没有战船,仅凭临时建造的小船是无法在江中与刘宋水军作战的。魏军从黄河南岸一直打到长江北岸,连续穿过刘宋青、冀、兖、徐、豫、南兖六州,沿途烧杀抢劫,不断遭到江淮人民的强烈反抗,民众纷纷以坚壁淸野对抗魏军。魏军抄掠无所得,军资奇缺、人马饥乏。最为关键的是身后刘宋六座州治坚城并未能攻破,一旦开战时,定会被阻截退路,到时南北夹击,极有隐忧。而且沿路数月征战,军卒战马损失极重,其实魏军此时已是强弩之末,退兵乃是大势所趋。
几日后,魏帝拓跋焘让使臣渡江前往建康,对宋文帝刘义隆言道“朕率军远道而来,并非为了占宋国土地,只是为了两国和好而来,宋主如果肯将公主嫁给吾孙拓跋示奇,朕也将女儿嫁给你们武陵王,从此两国继好息民,大魏匹马不再南顾!”。
刘义隆收到拓跋焘的和亲书信,向殿中大臣询问意见。群臣大多数觉得可以,但有的却大力反对。
其中侍中江湛反对最为激烈,此次北伐江湛也是坚定的主战派,并极力怂恿文帝出兵。江湛劝谏道:“夷狄无信,就算同意和亲,将来也必定反悔,到时陛下受辱悔之晚矣!况且以公主下嫁与虏主之孙,而虏主之女却要嫁给陛下之子武陵王,辈分错置是何道理?”。
太子刘劭本来就反对北伐,早前也因此与江湛关系不佳,如今他认为和亲魏军就会退兵,而江湛又来反对,于是怒斥道:“如今社稷危如累卵,宗室诸王皆同意和亲,你一个外臣有什么资格反对!”。刘义隆考虑再三,并没有答应和亲。其实拓跋焘也不是真心想要和亲,只是借自己在江北耀武扬威时顺便羞辱一下宋室而已。
散朝后,太子刘劭十分愤怒,便让手下亲兵猛撞江湛,导致他滚落石阶之下,头部受伤血流如注,险些使其丧命。两人从此交恶,也为后来两人之间的斗争埋下伏笔。
魏军囤聚江北,不能过江,形同鸡肋,拓跋焘得知荆州援军即将到来,于是在元嘉二**正月初一,大会群臣于瓜步山上,宣扬功绩。第二日,魏军掠江北民户五万余户,焚烧无数民宅后撤军北还。
拓跋焘引军北还路过盱眙,考虑到大军粮草不济,而盱眙城内粮草充足,于是打算按原计划攻打盱眙。拓跋焘先命使者向这时镇守盱眙的臧质索要一坛美酒。
其实拓跋焘此举不足为奇,他与其父祖皆有所不同,他是一个更具政治智慧与手腕的帝王,当年其父拓跋嗣去世,他为了全力攻打柔然,就主动遣使与刘宋和好。而且两国哪怕交战不断,但使者来往也从不中断。魏军常常攻城略地时,都会边打边派使者示好。前些时候,兵围彭城,攻打甚急,但他却每每在息兵空档,派使者进城,索要酒和甘蔗,然后再回赠骆驼与貂裘;然后又索要柑橘和博弈器具,回赠毛毯和盐胡荳。拓跋焘在兵临长江北岸时,依然遣使至建康,送上名马、骆驼,刘义隆也回赠美酒、珍馐。当刘义隆的美酒送到后,拓跋焘当着宋使面,大口喝酒并夸赞“果然美酒”,丝毫不怀疑宋国下毒。
拓跋焘每每如此,一方面是故意向敌军示好,瓦解对方抵抗的意志,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留下回旋余地,即使不能攻克,也能保持体面,不至于完全撕破脸。就像当年王仲德所言的“胡虏仁义不足,但狡诈有余!”,但要说到狡诈,鲜卑一族是其中“佼佼者”,拓跋焘更是里面的“翘楚”!鲜卑族起源素有争议,但汉代即归属中原王朝。两晋时段氏鲜卑、宇文鲜卑、慕容鲜卑、拓跋鲜卑等部大行其道。其中开化也有区别,段氏、宇文氏与中原交往较早,也受朝廷封官,较为开化。慕容鲜卑在永嘉之乱后崛起,崛起之初慕容氏异常残暴,屡屡屠杀汉民,并驱使汉族女子幼童,白日杀了当军粮,晚上奸**待。直到入主中原后,也渐渐开化,残暴之事减少。
拓跋氏是鲜卑族里面开化最为晚的,他们长期居住于苦寒之地,从拓跋珪建立北魏开始也不过数十年,魏军每次攻城略地常常造成大量的杀戮,并且鲜卑人的狡诈在拓跋氏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但是这次拓跋焘的伎俩,在臧质这个刺头身上却碰了个巨大的钉子。很快,使者就从盱眙城带回了一坛“酒”,拓跋焘大喜,对帐中众将说:“臧质还是畏惧我军军威的,此酒献上,很快城池也要献上了!”。众将纷纷大笑。有人提醒道“陛下,小心酒中有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