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莫须有 自毁长城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 莫须有 自毁长城 (2 / 5)
        刘义隆闻言一惊,淡淡道:“哦?此话怎讲!”。

        刘义康继续言道:“臣弟不敢欺瞒陛下,朝廷内外皆有流言,说檀道济广施钱财,招揽门客,似有不臣之心,甚至有人把他比作晋宣帝司马懿!况且,檀道济权势过大,门生故吏极多,又在军中有着无比的威望,此等情况总不是朝廷之福,陛下在世时他尚不敢有异心,万一...”刘义康顿了顿,惶恐的说道:“万一陛下不在了,幼主加上臣弟如何还能节制于他,到时恐有祸患!”。

        刘义康说完,文帝刘义隆陷入了沉默之中,对于种种关于檀道济的流言,他是知道的,而且文帝原本对檀道济就有心结,而且颇为忌惮,如今刘义康也这么说,自己心中因此更加忐忑。

        刘义康见陛下沉默不语,接着言道:“当年北伐,檀道济率军已经在青州取得大胜,魏军溃逃,他本可直进兖州,救援滑台,但却因所谓粮草不济而退回历城。就算当初确是粮草不济,但是退回历城后,粮草得以补充,为何仍不思进取,坐视滑台陷落?世人皆言这是檀道济养寇自重,刻意为之,如今想起,实在让人愤慨!”。

        刘义隆心头也是一紧,当年北伐失败实在是他心中的一块伤疤,如今说来,檀道济也是难辞其咎!而且刘义康所言也实在令他担忧,万一自己真的不久于世,太子年幼,怎能驾驭有着无比威望的檀道济呢?如果檀道济真的存有异心,那么社稷危已,这样的例子在这乱世之中实在是数不胜数!

        刘义隆一阵猛烈的咳嗽,良久后缓缓说道:“如果依弟所言,却是让人忧心啊!但檀道济并无明显反意,如今之事,为之奈何呢?”。

        刘义康显然早已想好此事,正声应道:“此事好办,陛下可以用龙体欠安为由召檀道济入朝侍奉,如果他不奉召,证明反意已明,陛下可乘其准备不足时,迅速派兵讨伐,并传令荆州的刘伯季,东西两路夹击檀道济所在的江州之地。”,刘义康顿了顿接着道“如果檀道济奉诏进京,陛下就把他留在京城,不让他回到江州,并时刻监视于他,如果之后他有不轨之图,立刻斩之,以绝后患!”。

        刘义隆听完刘义康的计策后,思虑片刻,觉得大善!于是下诏檀道济进京,御前侍奉!当时檀道济拜为江州刺史坐镇浔阳已经多年,而西边的荆州乃是宗室刘义庆坐镇。刘裕称帝后,鉴于东晋一朝始终受钳制于荆州,而西镇又至关重要,于是立下皇命,荆州刺史只能由皇室子弟担任。当年的文帝刘义隆就是荆州刺史,不过称帝后,由于权力博弈的关系,谢晦短暂出任过荆州刺史一职。随后文帝的四弟和五弟的彭城王刘义康、江夏王刘义恭先后担任荆州刺史。刘义庆字伯季,他虽然不是刘裕亲子,但确是刘裕族弟刘道规的儿子,从小受刘裕喜爱,所以继刘义恭之后担任荆州刺史一职。

        身在浔阳的檀道济见到天子使臣,得知天子召见入朝后,原本就知道天子患病,时刻记挂的他不做多想就欲动身。

        天使走后,檀道济的妻子范氏从帘后走出,满脸忧虑的言道:“老爷有震世之功,必遭人妒忌,所谓功高盖主,自古历来如此,如今朝廷无事相召,妾身担心会有大祸!”。

        檀道济听完妻子的担忧,不悦道:“你一个妇道之人,忧虑太过了,我效忠刘氏三十余年,率师伐国,抵御外寇,如今又守卫重镇,从来没有辜负朝廷,陛下怎会辜负于我呢?”。

        范氏依然忧虑的说道:“话虽如此,但是古语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妾身还是觉得事有蹊跷!”。

        檀道济摇手道:“好啦好啦,夫人不用担心了,我相信陛下绝不会负我。”接着又说笑道“正如夫人所言,敌国不是还没有亡吗!”。

        数日后,檀道济来到京师,当即进宫拜见天子,刘义隆见到檀道济果真来了,心中稍安,也似有些许负疚之情,于是柔声道:“檀大将军,你一路风尘仆仆,朕心中着实不忍,只不过朕近来患病难愈,十分想念大将军,因此相召。”。

        檀道济看着躺在榻上的皇上,心中也很是伤心,一时间想到了当年躺在病榻上托孤的先帝刘裕,顿时老泪纵横,温言道:“陛下正值风华之年,只是偶患疾病而已,不日必将康复,老臣也甚是思念陛下,前日逢陛下相召,臣恨不能一日便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