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 却月阵 大破魏骑 (2 / 4)
后来又发兵平息叛乱,并同意后秦的议和,很快局势便恢复如常。拓跋嗣继位后,大赦天下、改元永兴!他拔贤任能,内迁民众,整顿流民,抚恤百姓,使北魏国势超过其父拓跋珪。
滚滚黄河纳日月之精华、凝百川之雄浑,浩浩荡荡滚滚涛涛奔腾万里!八月间的时节,烈日当空,一支百余艘战舰的船队正在沿河逆流而上,这时东南大风再起,一艘战船被风吹的失去控制而飘向北岸,一时之间岸上钩锁大出,纷纷从岸边抛向战船,接着紧紧拉住,然后数百名持刀武士跳上船,不容分说一阵乱砍,船上将士来不及反抗,顿时百余人中刀身亡,其余军卒跳入滚滚黄河之中,不知被冲往何处,被邻船救起的十之一二。
这时数艘战船连忙紧急靠岸,船上兵士纷纷跳下船,朝岸边敌众杀去,可是没等舰船靠岸,岸边骑兵就远远逃开,已经追之不及。
此舰队正是刘裕西进的舰队,自从进入黄河后,一直就这样被数千北魏铁骑沿岸监视着前进,船停马停、船行马行。一旦有船只失控靠岸,立刻就会被沿岸魏军用钩锁勾住,然后一阵砍杀。等晋军靠岸准备开战,魏骑又会远远逃开。如此往复,今日这艘倒霉战船的境遇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旗舰中的刘裕得到属下汇报,又有一艘战船飘至北岸,遭到魏军袭击,十分愤怒,他猛地一击帅案,忙让人传宁朔将军朱超石来见。
原来晋军攻下洛阳后,即令人向彭城的刘裕报捷,王仲德回到洛阳,更令朱超石、胡藩率军赶回彭城,迎刘裕西进,所以此二人也在舰队之中。
次日,数艘战船靠上北岸,刘裕的私人亲卫统领,白直队主将丁旿率七百人及战车百乘登上河岸,在距离河水一百步左右的地方用战车构筑弧形阵势,遥看之下犹如新月,此阵以河岸为月弦,战车围成月弧,两头抱住河岸,每辆战车上设置七名持长槊的精兵,并用盾牌护住车身。阵型中间树立一杆白毦大旗,由丁旿亲自抱持、指挥。
见晋军战船靠岸,远远逃开的北魏骑兵掉头观看,此时遥遥看见晋军奇怪的举动,一时见呆立原地,不解晋军意欲何为。
就在这时,丁旿白毦大旗一挥,战船上的朱超石立刻率两千名晋军跳下战船,并携带下上百张由守城巨弩改造成的大弩,和长矛上千杆。此时战车上的精兵增至二十人,人人持槊向外,阵势构筑完毕。
古代作战,虽然骑兵较步兵来说占尽优势,但是在马镫发明之前,骑在战马上的骑兵,需要用双腿夹紧马腹,单手持缰,才能驾驭驰骋。纵使骑术高明者,在作战中难免也会无法借力,战斗力大受限制。于是战车就更具战争价值,拥有战车多的国家,往往实力更加强盛,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就是由此而来。秦汉时期北方胡虏的骑兵相较于中原地区的战车部队,还是处于劣势的。直到两晋十六国时期,北方草原发明了马镫,局势便从此逆转。
骑兵在马上,脚踩马镫犹如脚踏地面,双手可以解放,作战起来更加勇猛。可以把骑兵的优势发挥到极致,骑兵的其机动性是战车远远无法相比的,战车因此也逐渐退出了战场。由于地理、社会的因素,中原王朝无法像北方草原部落那样,拥有数量众多而又强悍的骑兵,所以两方作战的时候,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常常会被北方悍勇骑兵打的丢盔弃甲。更不要说燕、魏那种身披重甲的重骑兵了。
因此两军对战的时候,军阵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而极具战争天赋的刘裕,则是把战车、士卒、兵器三者有效的结合,并发挥到了极致。讨伐南燕时,面对强悍的数万鲜卑重骑兵,刘裕使用四千辆战车组成的方形巨阵就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有效的遏制住了对方的进攻。
而此次,为了对抗后秦、乃至北魏的攻击,刘裕依然带出了大量战车,准备随时结阵而战。这时面对北魏铁骑不断在岸边监视、袭扰,刘裕灵机一动,发明了此等形似新月一样的阵势,并取名为却月阵!前日召朱超石前去商议,正是传授此阵型之法,令其凭此对抗魏骑。
战车组成的却月阵随着逆流而上的舰队沿河缓缓推进,此时魏军才缓过神来,原来这是晋军的防御之阵。长孙嵩轻蔑的冷笑数声,连忙下令五千骑兵向军阵发起冲锋,意图将它一举摧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