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 桓玄桓玄 后秦扩张 (3 / 3)
至此后秦尽得陇西之地,实力大增,开始准备收取关东河南之地。
而十年之后,乞伏乾归乘后秦内忧外患之际逃出长安回到陇西,率领旧众复国,最后被赫连夏所灭,此乃后话。
此时的东晋朝廷皇帝暗弱,权臣当道,内斗不断,毫无北伐中原之心。乘淝水之胜收复的黄河以南大片领土再次沦陷,淮河以北的兖州、青州尽被后燕占领,关东河南一代也岌岌可危!
姚兴抓住机会派兵东出潼关,一步步蚕食东晋关东的领土。弘农、华山、上洛接连失守。姚兴见时机已到,派其弟姚崇、镇东将军杨佛嵩攻取晋国旧都洛阳。
大军一路上顺风顺水,未见抵抗,直抵金墉城下。金墉城北靠邙山,南依大城,城垣宽厚坚实,地势险要,是洛阳城西北极为重要的军事要塞,也是守护洛阳的重要堡垒,而金墉城内殿宇齐全,当年曹丕代汉自立,准备定都洛阳,然而洛阳几经战乱,宫殿未曾修复,曹丕曾经短暂居住在金墉城,可见金墉城的重要性,在此后秦大军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就在金墉城久攻不下之时,突然东晋河南太守夏侯宗之亲自率领一只骑兵从洛阳城中杀出,援救金墉城。
后秦大军想不到晋军竟然敢主动出击,全军开始骚动。夏侯宗之勇猛过人,他挥舞着大刀,一马当先冲入秦军军阵之中,往来数次,秦军竟然无人可挡。金墉城内的守军见此情形,也纷纷杀出,一时之间后秦大军陷入内外夹攻之势,混乱之中秦将姚佛嵩险些被夏侯宗之斩于马上。
秦军因此溃败,后撤五十里扎营。姚崇忙下令全军修整,准备再战。可是这时的秦军士气已泄,而洛阳的晋军却士气正旺。其后一月内后秦大军数次攻打洛阳以及金墉城,仍然毫无寸功。秦军只得绕过洛阳,进攻东边的要塞柏谷,但仍然不能攻破。姚崇无奈只得撤军,并强行迁徙了洛阳附近百姓两万余户回到关中。
第二年后秦大军又来,领军的仍然是姚崇和姚佛嵩,而东晋洛阳守将已经换人。新任的河南太守辛恭靖并非武将出生,他急忙向朝廷求救,当后秦围攻洛阳的消息传到江南,朝廷掌权的司马道子等人本就对淮北之地无心经营,如今收到求救消息后更是无动于衷。反而刚刚执掌荆州不久的桓玄上表朝廷,请求朝廷同意自己发兵援救洛阳。
京师相王府,司马道子召集众人商议此事,侍中王渝说道:“桓玄所谓上表请求讨伐后秦,并不是出自真心,只不过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而已,朝廷切不可助其立功,不如封赏于他,此事作罢。”。
司马道子深以为然,遂借朝廷之名加封桓玄为镇西将军,荆州牧,都督荆、雍、江、梁四州诸军事。而桓玄也不是真的想讨伐后秦,得此好处后,北伐之事自然不提。
洛阳在权臣的博弈中成为了弃子,辛恭靖等不到朝廷援兵,只得请当时的雍州刺史杨佺期派兵救援。杨佺期兵少,自顾不暇无法救援,于是便转而向初入中原的北魏求救,虽是与虎谋皮之举,但也实属无奈。北魏国主拓跋珪收到洛阳的求救邀请大喜,急忙准备出兵,谁知后方柔然再次入侵,无奈出兵洛阳的计划被搁置下来。就在这极端困难的处境之下,辛恭靖依然拒绝后秦的招降,率军坚守,百余日后城中粮草耗尽,最终城破。辛恭被俘押往长安,姚兴感其忠义,亲自召见于他,打算任命他为镇东将军,掌管关东之地。辛恭靖大义凛然道:“我宁做晋国之鬼,不做羌贼之臣,事到如今只求速死!”。
姚兴大怒,命人把他囚禁起来,三年之后,辛恭靖找到机会逃回东晋,并受到嘉奖,桓玄当政之时任命他为大将军府高级参军。
后秦拿下洛阳之后,淮河以北的东晋各地守将眼见朝廷不发援兵,于是纷纷投降。这时后秦占据关中、关东、陇上、陇右之地,国力之盛直逼后燕,而东晋则再次失去淮河以北全部领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