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巧拙 (1 / 4)
岁月轻抛人聚散,青山依旧伴残霞。
大齐国祚三百二十六年,疆域甚大为五国至最。青州与楚赵相临,南洲接越,北州为政治中心与梁国国门琼洲相峙。与其他洲府相比南洲地理位置最适合繁衍生息,越国虽蛮夷但最重道义,轻易不惹事端。四年前怀阳战役越国不像别国那样趁敌之危越边境扰民打秋风。所以天石镇对于越国在此经营贸易的民众都是笑脸相迎和睦相处,齐国更将越国视为兄弟之邦。越国因为地理位置多产丁香、肉桂、豆蔻、胡椒等香料,烹饪出的菜肴滋味可口,色泽诱人,形态美观甚受欢迎,客栈遍布街头巷尾,其中以来福客栈最为正宗。客从云来,柴火需求量也甚大。
陈桂领着一众少年把砍伐来的柴火堆叠在来福客栈后院,等待掌柜过来清点。陈熹站在百无聊赖翻转店家木架上簸箕里的晾晒物,沉思着有没有辣椒,加工出豆瓣酱,辣椒油,把铁锅改良下弄个火锅城,按照记忆里受欢迎程度盆满钵满说不准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囊中羞涩,想到此处拭下额头微汗,唉!给穿越者丢脸了。
这也怪不了我啊!别的不说,本谋算在学堂吟道一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谁不知这世界没有月球这一天体。什么明月照沟渠,明月松间照,低头望明月大抵上是用不着了。朝廷取士制度虽有科举但与策略为主,文体多为骈体文。虽然记忆里也有几篇,像“滕王阁序”,“洛神赋”,但文中典故这边不曾出现。雅言还说不顺溜,水平相当于记忆里的广普差不多。书到用时方恨少,独占鳌头别想了,顶多能荫补个警察类的捕快,这还有些盼头。
捕快也不好当,也是有严谨的考核制度。生撕虎豹,力拔千斤倒不至于,但骑马射箭,徒步百里这些能力还是需要的。说起骑马,陈熹可要吐槽下,也不知道是不是山好水好此间物种繁盛,牛肥马壮。别的不说,这马膘肥体壮真能日行千里,身体骨不硬壮者真会给折腾得卧床三日。陈熹现在身体骨还未长开,前些日子拿家中老马练手,差点没折在马蹄下。随后家中老母叨唠几日,见面叹气。
唉!文不成武不就,前景一片黯然。陈熹有些恼怒拿起一块桂皮随有一扔。簸箕里碎末震荡沙沙掉落。陈桂见此又看不惯此子行径喝道:你在做甚,这肉桂市面上要十文三钱。两担柴火才几钱?
陈熹本就闷气刚想开口说句狠话,蓦然从屋里穿出声音:陈桂兄!无妨无妨,晾晒的又不是什么贵重之物,少儿不就顽劣,洒了收拾便是了。
来福掌柜,越国人姓李名波字何在。身宽体胖,额宽面阔倒是显贵。
陈桂闻声,赶紧向来人拱手作揖问好。又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指着陈熹道:此子是县衙陈捕头陈忠清家中独子单名一个熹,字..。陈熹听闻停顿处赶紧接话道:字熹霞。
“哦!原来是中和兄家中大郎,面如冠玉一表人才啊!”李掌柜客气道。外来商家每月都要去衙门打点,把官司上下布置妥当,赋税不说,茶水费亦要丰厚。多使些银钱,为日后琐碎事多积累些人情。县府里的捕快更是属于拉拢之类,要不是这样平日出些鸡鸣狗盗之事,捕快巡查时把客栈弄得鸡飞狗跳就得不偿失了。
“大伙随我进大堂喝口热茶,稍作休歇,陈桂兄今日把需把前些天的柴火费一并结于你。”说完拉着陈桂的手往店里大堂处领去。期间两人交谈甚欢交情颇深。虽然社会地位不同,倒没有阶级之分。天石县客栈林立,每日所需要的柴火数量自然是不少。
县衙周遭村落不多,县里需求工种繁多。读过书雅话说的顺溜的大多在衙门任类似导游的咨客职业,脚力好力气足的多数在天龙道做轿夫卖力气为生,在县里客栈作小二等服务人员需求也大。所以导致从事砍伐的樵夫就少之又少。再加上春播秋收,那更是无人上山。所以虽然所做的是些粗活但在李掌柜眼里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柜台里敲着算盘核算数目的李掌柜斜瞥眼前方饮水的陈熹恍然想起其二爹正在二楼雅厅会客的陈捕头,斟酌一下喊道:熹霞,熹霞!陈捕头在二楼,这会小二分身乏术你帮忙送些吃食上去。大郎勿怪!
善于经营的商人本就想照佛下陈熹,上些吃食,只是怕这样显得厚此薄彼,陈桂都没此待遇,怕陈桂心存芥蒂往后在供求上使绊子。
客栈规格设有前楼后院,前楼一楼装点朴素客源多是平民,饱腹为主,二楼就典雅多了,文人墨客吟诗作对,乡绅土豪斟酌事宜多数选址在此。三楼就是雅房,只对官员会客应酬时开放,多数是为了接待外国使者使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