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霜降 (1 / 4)
十月霜降。
锁龙岭南端龙脚山下,一众少年刚从山上打柴而归正在龙涎溪旁停歇。靠山吃山,除了打猎采撷野果,砍柴伐木也算营生手段之一。每日山村宗老组织由经验丰富的猎人与樵夫带领着十来个十五岁左右的少年上山砍伐,中午时晨下山把一捆一捆柴火售于二十里外小镇上的青楼客栈或者富裕人家。
“大郎,说了多少回别站风口处。再要是感染风寒,我看你这次能不能扛着过去。别伤疤好了忘了疼。”
“你家那位又要懒着我了”,埋厌气十足。
远处的樵夫陈桂喊着,关切之意不足,更多的是慑于大郎的母亲言语甚是尖酸刻薄,指桑骂槐的本领让人郁郁寡欢,上一旬大郎刚加入打柴大队就病了,他娘站在陈桂家院子里说上半天,最终还是陈桂家婆娘往她怀里塞了只自家养的大白鹅,这才嘟囔得走了。
“你才是大郎,你全家都是大郎,还好老子姓陈,要是姓武还没娶妻就给平白扣上了顶绿帽子”。不远处躺在溪边平坦处一块大石上的陈熹愤愤不平的喃喃道。
看着暖阳,眯着眼慵懒着想着这算什么事?没有孟婆汤吗?睁开眼茅草屋顶,张嘴却是哇哇啼哭声。穿越吗?实实在在大齐子民,轮回重生?又有记忆。
自己就一平庸语文教师,还是教小学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四十载。退休当天喝点小酒磕点花生小瓜子躺在沙发上寻思以后要不要找个教育机构继续发光发热,朦朦胧胧间睁开眼,五识不分了,刚开始还以为是酒量不佳的后遗症。谁曾想刚剪脐带不久。
大齐仁宗康鼎十年八月初八巳时,初临此地。陈熹曾幻想过自己这世的使命:大能拯救世界或者圣人明道于蝼蚁,最不济也是个登堂入室封候拜将之命。可是曾侧听旁敲打探过,八月初八当日没有出现神话传说里光芒万丈耀八方的异象,就算了!连昏天暗地急雨风高也没。都是骗人的,不死心或者是退而求其次,闲聊时询问过母亲有没梦到徒手生撕白龙,手握利剑斩白蛇的镜像。娘亲听完手抚其额头不解碎道:没发热啊说什么胡话。
没有七国争雄,只有五国争霸。没有仙风道骨,御剑而行,顶多仗剑江湖。世界消息渠道闭塞,内陆有多大外海有多宽,奇人异事都不甚了解。此地更是无银三百两,八卦最多的就是锁龙山上的天石和其衍生品石精。不同于周遭对于天石的趋之若鹜,陈熹的态度就是避之则吉,按照自己认知那货妥妥的放射性物品,摸一摸癌症说不准就穿越来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十三载已过。
初时语言是个问题,不同于记忆里所知道的语种,适应不了啊!牙牙学语甚是拗口,不得不装作懵懵懂懂,八岁才能言,还是不得不开口那种窘迫情形。
茅舍能遮风挡雨,每日三餐也能温饱。唯一变故就是八岁那年生父死于怀山战役。噩耗传至当天,孤儿寡母跪在宗祠。陈熹手捧大齐朝廷发下来的战死抚恤物看着伤心欲绝趴在地上哭喊的娘亲口苦喉干。
这里与记忆中的风土人情差异而产生的疏离感,再加上与其父经年未见。虽有遗憾但未至于伤心欲绝。更多的是家里对于往后营生考虑。
最终氏族长老商议将其母再许给族中鳏夫陈忠清。陈熹虽介怀于心但当前景况也不得不妥协,其母或者也是这种心态哭道:但求宗老安排。
陈忠清在天石县府衙担任捕快,月俸三两银子一石米,妥妥的公务员。中年男人升官发财死老婆,按理来说媒人早该踏破门槛,皆因此人长得有点对不起观众,虽说不至于鬼斧神工,但还是能吓哭三岁小孩。再就是此人十年间其妻子及续弦都是婚后不及两年就撒手人寰了,坊间多流传此人克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