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记
  危机过后,百废待兴。由于成本的压力,各公司基本不再考虑政府的要求,能用机器人和智能应用的场合绝对不会再招人。这样情境下,经济陷入收缩的循环。基本消费,通信媒体,文化艺术,依然火爆外,其他行业基本都是巨亏。各政府无奈接收了基础制造业和能源部门,再发放大笔失业金,勉强维持经济系统运作。现在最吃香的行业是大学教师和各个研究机构。

  小桑德斯上任后也没有办法,只能在金融机构和富人身上想办法,有着失业大军和半数华尔街精英的支持,可以说,只要小桑德斯想做,没有做不成的事。购买国债和个人消费贷支持证券的金融部门基本被破产重整。美国财政部成立专项基金处理这些所谓不良资产,最后以很低的价格回收政府债,算是抹除了大部分债务。而新发的外债基本依靠欧元和亚元,所以也没有太大的财政危机。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日益庞大的失业大军。

  皮特休假回来,研究了几天不得要领,就在基金会伙伴的推荐下,到美国财政部工作,目前来讲,算是不错的职位。

  非洲比较另类。整个非盟直接宣布禁止机器人制造的商品在非盟范围销售,这样就杜绝了进口商品的冲击,保证就业。但是其他国家不可能禁止智能应用,只好缓慢调整人和智能应用的关系,看来至少要一代人来适应。那些非洲美裔精英在当地如鱼得水,基本混进政要圈子,渐渐掌控了非洲的金融命脉。看看其他几大洲的情况,他们明白,非洲的经济状况只能是暂时维持,还要看其他几大洲的改革成果。但是金融业已经过了历史巅峰期是不争的事实,以后都不可能再有任何的掌控权。自己怎么转型还是要不断摸索。

  刘依依在欧洲小镇自认为感悟了人生哲理,回到上海与家里人深谈一番就到孙浩然的山村生活。给孙浩然的话就是,姐到你山沟里体验生活,你受宠若惊吧。

  在村子里过了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刘依依也尝试做些农活,可惜实在是不得要领。过了2个月,刘依依宣称,这么好的农产品,没有好的营销怎么能行?于是自封营销总监,说是要到京城搞个销售点,孙浩然当然没有意见,也不能有意见。于是刘依依挑了一对据说做饭不错的老夫妻,就进军北京。

  刘依依到了北京,四处查看。看着繁华依旧的大街刘依依只好到一个较偏僻的街道,买了个铺面,一半用来做餐厅,一半销售农产品。刘依依也不愿意多想,直接起名太行孙家庄。里面的食材全部使用村子的产品,村子不出产的调味品只好外购。

  现在,孙浩然的农研所大热,那是为数不多的热门职业,求职者络绎不绝。于是没花多少精力就招了一批农业博士。孙浩然也不指望这个农研所能研究出什么名堂,起码能自给自足就行了。当然,现在最火爆的行业还是机器人相关产业,孙浩然的那个技术公司是为数不多能够存活的技术类企业。

  孙浩然终于下定决心,与导师深度交流国内国际形势,下定决心辞去挂职研究员,再也不研究以前的废话。导师这里依旧热闹。现实的巨变逼迫人们思考,以后怎么办?所以研究经济也算热门领域,不但专业人士在研究,整个社交媒体都在研究。证券已经没有人研究了,因为没有意义。所以生存哲学和文化艺术成了热门话题。据说某个网站几个月多了几亿注册作家,整个网站书没卖多少钱,作家培训班到是生意兴隆。

  花了一个月,刘依依终于办完各种手续,开始做起庄主。早餐还好,还有几个客人,时间一过,整个餐厅静悄悄。刘依依就坐在她的小办公室发呆,是真正的发呆,偶尔回过神,就偷偷看一眼餐厅,还是静悄悄。后来就像是得了强迫症,不停的发呆、看餐厅。过了几天总算心情平静下来,发呆的时间变长,不再下意识去关心餐厅是否有客人。反正客人不会多,慢慢熬吧。

  “刘总,吃饭了”从呆滞状态醒过来,刘依依看看时间,下意识地叹口气:

  “还是要吃饭!”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