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梦长安上;长安奠基史 第十章;秦皇霸业 (2 / 9)
在现代化的今天,它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对他驻足观赏。
遥想当年,横扫六合雄视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要调动近百万民力修筑长城呢?——这与我国古代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有直接的关系。匈奴,主要活动在内蒙古高原和南至阴山,北抵贝加尔湖的广阔地区。
他们逐水草而居,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匈奴人磨练出了精湛的骑术和箭术,形成了剽悍的民族风气。
由于匈奴人生活的地域比较闭塞,所以他们直到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才出现了私有财产,出现了奴隶制,建立起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政权,其最高首领为(单于)。
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国家的强大,匈奴贵族对财富的占有欲望急剧膨胀,而当时的中原正值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频繁,各国忙于战争,无暇顾及北部边防,于是匈奴贵族趁机向秦,赵,燕的边境,大举进犯。他们大肆抢劫财物,掠夺人口。随着中原兼并战争的愈演愈烈,燕,赵北部边疆的防御也随之日益削弱。
到秦统一中原之时,头曼单于,已经乘机率匈奴人占领了从阴山到河南地,即今内蒙古河套伊克昭盟一带的大片区域,并以此为依托继续南下侵扰。这对刚刚建立的秦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除这一祸患,维护刚刚统一的政权,向来注重军事发展,以武力横扫天下的秦始皇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秦在统一六国之后,由于战争的破坏,整个中原呈现一片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景象。这让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意识到,虽然匈奴屡犯边界,但大规模反击的条件还不成熟,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发展。因此,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和(王黎)在北方屯兵戍守,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措施。
经过几年的治理之后,秦朝内部大体安定,社会经济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反击时机也已经成熟。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巡视北方期间,曾亲临上郡,也就是今陕西榆林市南。在这里,面对当时匈奴贵族日益加剧的侵扰,他果断的做出了反击的决定。于是,秦始皇命令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全面出击,拉开了中原的农耕民族和北方的游牧民族第一次大规模较量的序幕。
在反击过程中,蒙恬很快就收复了河南地及榆中,即今甘肃省中部一带的广大地区。
匈奴则一路望风而逃,一连退却了七百余里。自此之后,河套内外,大河南北的广大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摆脱了匈奴人的袭扰,这对于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边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保护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匈奴人只是暂时失败而已,他们的势力依然存在。恢复元气后的匈奴骑兵依然会成为秦朝的威胁。因为在辽阔的草原,和北方绵长的边界线上,要想堵截消灭掉匈奴机动灵活的骑兵绝非易事。最终,秦始皇决定由蒙恬主持在北方修筑长城。用一道厚厚的城墙,来阻挡匈奴骑兵南下劫掠的步伐。
长城的兴修,并非秦朝的独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纷纷利用山河之险修建连绵不断的城堡和长墙,用以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正是鉴于这样长城抵御外敌的实际效果,秦始皇才下定决心,修筑万里长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