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兴隆路读红军石刻 牛儿沟听传奇故事2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回 兴隆路读红军石刻 牛儿沟听传奇故事2 (1 / 6)
        老红军讲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知识青年们的掌声也就一阵高过一阵。最后,一个身材瘦小的老年人被公社李书记亲自领进人圈、并郑重地介绍给知识青年们。凡是演出,压轴戏一定最精彩,知识青年们很自然地想,刚才的每个老红军的故事几乎都闻所未闻,难道还有更离奇的?果然,李书记介绍说:“这是康老年人,是三次爬雪山过草地的老红军!老革命!老英雄!大家欢迎!”知识青年们听了,不由一齐鼓掌!唉呀!早就知道那雪山草地是何等的凶险,前几个老红军走过一次,都是九死一生了!而眼前这个瘦弱的老人竟然过了三次!

        后来,知识青年们和当地人一样,都尊敬地叫他康老年人。听说因为康老年人没有文化,直到解放后的一九五三年复员退伍时,三过雪山草地的他,职务仍仅仅是给首长养马的饲养班班长。而和他一起参加红军的,其中职务最高的,有中央级的首长。

        傅从碧,有人知道吧?他就是和康老年人一同参加红军的通江人。也有大军区级、军区一级的将领,最不济的,也住在通江县县城后山的老红军疗养院里,不知怎么搞的,三次爬雪山过草地的老红军康老年人回乡当了农民。他每月能领几元津贴,有时有点特权——能在公社供销社买几斤别人难买到的猪肉之类的商品——其实这特权是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出于对他的尊敬,上面似乎也没有什么文件硬性规定。后来又听说康老年人回乡很久后才说了老伴,好像没有子女。

        虽说人们都尊称他为康老年人,其实他的年纪也不怎么大,大约也就在五十出头一点吧。只因饱经风霜,长年征战中又多次负伤,便是解放后也是风里来雨里去,所以无论是面容或精神,看起来都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

        康老年人显然很高兴能给远道而来的重庆知识青年们讲述自己的光荣历史,他兴奋地讲了一个下午。虽然他说话的声调有些含混,又重复罗嗦,逻辑性也不强,故事却非常多精彩。

        康老年人讲的故事

        “有一次参加广元战役。嗯,我遇到了一次很激烈的战斗!”

        康老年人说。

        我们侦察连是先头部队,昼伏夜出,经过急行军,半夜里来到广元城外的嘉陵江边。

        白军早已在严阵以待!只有偷袭!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这个词不是原话)的夜晚,我们驾着几只小木船,乘着夜色,悄悄向对岸划去。为怕弄出声音惊动了敌人,一上船,连长就压低声音下了命令:“不准说话!不准咳嗽!各人把帽子脱下来,咬在嘴里!”

        船过了江心,看看离岸不远了,敌人的碉堡就在眼前!不巧的是,原来被漫天乌云遮住的月亮,不早不晚,一下从乌云中钻了出来照得江面明晃晃的!船上的气氛更紧张了!船小,人又太多,一个浪子打来,船一偏,“哐!”的一声,不知谁的枪托碰到船邦上!

        讲到这里,康老年人站起身,一挽衣袖,双手齐动:左手食指伸直其余四指弯曲,像一把手枪,虚握拳头的右臂一扬,仿佛握着一把大刀:

        “是哪个弄出的声音?再弄出声,惊动了敌人,老子一刀劈了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